重新认识中华文化 ——读书读出的几个困惑(6)

时间: 2006-10-10 11:43    来源:         点击:

郭店楚简中有“太一生水”的竹简。自然演化是以水为基,而水却是生于太一。

笔者在进行这样的比较,目的并不是想证明出“我们早就有”,而是想求证出“我们后来为什么没有”。中华先贤对“一切都是数”的研究远远早于毕氏、也优于毕氏,但之后的中华大地上并没有出现几何学。祖先早早地研究数,但子孙并没有像牛顿那样写出光辉的《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祖先开了好头,子孙为什么没有续上尾?——文化批判,一味的把落后的责任推给祖先,对吗?

还需要补充的一点:中国的商高定律(勾三股四弦五)远远早于毕氏勾股定律。

《周易》是卜筮之书吗?

同时打开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几部经典——《圣经》、《古兰经》、记载释迦牟尼菩提树下觉悟的佛教经典以及古希腊神话,第一页上所关注的竟然是一个共同的课题,即:天地万物的起源。

当世界上所有称得起“智慧”二字的民族都在探索天地如何起源时,中华民族的先贤们会置身事外吗?

如果说《周易》为卜筮之书,为什么《周易·系辞传》诠释六十四卦时,首先出现的是自然演化——“天尊地卑,乾坤定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如果说《周易》为卜筮之书,为什么《周易·序卦》诠释六十四卦前三卦时,首先出现天地万物的演化顺序——“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为什么《周易·象传》中的第一条人生哲理是“自强不息”的哲理而不是天上何时掉馅饼的推算?

如果说《周易》为卜筮之书,为什么庄子评价《周易》时说的是“易道阴阳”而没有说“易道卜筮”?

如果说《周易》为卜筮之书,为什么荀子在卦象中认识到的是夫妇、君臣、上下之理而不是卜筮之理?

如果说《周易》为卜筮之书,太史公为什么对《周易》的评价是“《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

孔夫子读《易》,《史记》上留下了“韦编三绝”的美谈。那么,孔夫子对《易》的评价如何呢?对自己而言,孔子说学易“可以无大过”。对常人而言,孔子说只要立心有恒就可以“不占”;对卜筮蛊惑人心者,孔夫子说出的一个字是——“杀”。

把“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所创造出的《周易》界定为卜筮之书,对吗?

远古与中古时期,当时并没有什么先进的条件可利用,但是中华大地上的确出现了许多优先于世界的发明创造,原因何在?笔者进行了追索,追索结果整理出来之后,可以清楚地看出这样一条独特的发明创造之路:哲理在先,试验求证于后。中华先贤以自然之理即阴阳八卦为基础在各个领域内创造出了当时优先于世界、事后又经得起时间验证的成果。举例如下:

数据统计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浩学历史网的立场,也不代表浩学历史网的价值判断。

历史人物

更多>>

  • 和熹邓皇后

    和熹邓皇后 -------------------------------------------------...

  • 明宗

    历史 (1329.1-1329.8)在位,在位8月明宗,名和世,元武宗长子。...

  • 商纣

    商纣王(商纣)子寿 在位52年 商纣,姓子名辛,一名受,古音受,纣...

  • 李白

    李白 (701762年),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四川江油人,唐代...

  • (一) 舜帝,姓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号有虞氏,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