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戴河经历的历史事件

时间: 2012-07-13 11:59    来源:凤凰网历史         点击:
原文标题:北戴河成政治晴雨表 经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
提起北戴河,国人可谓家喻户晓。此地是渤海湾金项链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位于秦皇岛市西南部,东起狼牙山桥,西至戴河口,海岸线长约15公里,是享誉海内外的旅游避暑胜地。1979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91年被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然而,关心政治的人提到北戴河,重视的是它的政治色彩,因为它曾被称为中国的“夏都”。 中国人谈起古代历史,难免要讲起秦皇汉武。北戴河的历史,恰恰与这两位古代著名帝王相关。特别是秦始皇派人从这里出海巡游,被人称为中国外交使节的最早出发点。 到了近代,北戴河又上演了外国入侵、中国军阀争斗的重要一幕,避暑与政治斗争紧密相连,开创了当地的一大特色。 全国解放后,北戴河便被中共中央选定为夏季避暑办公地。毛泽东从1954年起便经常于夏季到此,不仅下海游泳搏击风浪,还在此作出了一系列政治上、军事上的重大决策…… 在中国的万里沿海,不乏避暑胜地,北戴河却作为其中的佼佼者闻名于世。这不仅是因为它有一条以中海滩为中心、绵延十几里金链般的海岸,以及怡人的阳光和温柔的沙滩,而且是因为它命中注定要作为历史上众多事件的亲历者与见证者。 人们谈到中华统一国家的形成及其昌盛,都难免要提到“秦皇汉武”。北戴河扬名天下,恰恰起自于秦始皇和汉武帝。正是这两位集雄才大略和暴烈专制于一身的皇帝东临碣石,使此地在2,000多年前便被视为避暑和巡游之所。除了海天一色的风光外,自然和地理的特定原因,使北戴河这块宝地成为中原农业文明与塞北牧业文明的交会点,由此引起帝王们的格外青睐并作为巡游的目的地。 以发源于黄河流域的农业文明为基础的中国封建王朝,历来有重陆轻海的观念,由此造成历代帝王对“一片汪洋都不见”的茫茫碧波有一种天然的畏惧感。自汉代的刘姓皇帝直至明末的朱元璋的子孙,虽然都有夏季避暑的习惯,却总是选择在内地山林建筑亭阁,几乎从不到海边击水。起自于北国白山黑水的爱新觉罗氏,比汉族帝王们更畏暑热,然而他们消夏的目光却转向有游牧色彩的承德围场,同样不中意那海天一色的北戴河。至于碣石边的刻字铭文,只能被视为拘守着内陆田园的统治者,对那片既未知也不想了解的海洋世界的一种无奈呼声…… 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海洋扩张的冲击,在19世纪中期无情地打开了封闭的“天朝”大门。位于渤海湾深处,濒临浩瀚的大洋,背靠辽阔大陆的北戴河,又成为一个在地理位置上易受袭击之处。西方政治、经济和军事入侵的风暴,恰恰也以这里为重要的登陆点。除了八国联军的铁蹄踏上此地,那些傲行于华夏的欧美外交官员也看中了北戴河,在此海风习习之处圈地盖房,把西洋的海滨避暑之风也传到了中国。 从某种意义上讲,北戴河避暑区的兴建,是海洋文明对东方农业文明的一次冲击,为古老中华带来了新风。不过,在中国近代那种特定的屈辱环境中,这种避暑之风却是以国家和人民的灾难为代价的。解放后出生的人只是在歌中听过—— “帝国主义侵略压迫,造成了我们的贫穷;官僚买办剥削,造成我们苦难深重……” 而在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前期,以上歌词却是那个社会有目共睹的活生生的图景。 当年站在北戴河和秦皇岛,放眼望去,到处都是挂着米字旗、星条旗、太阳旗和三色旗的外国军舰在海面耀武扬威。那时一群群高鼻碧眼的西洋人和脚登木屐的东洋人傲然而至,全然不像当今改革开放形势下遵照我国法律的要求规矩而来,而是在自己的炮舰掩护下打上门来。对贫困落后的“东亚病夫”的歧视,使那些洋人处处高居于中国人的头上,北戴河海滨的一些主要地段被他们独霸,华人反而不得入内! “不平则鸣”。如此的社会景象,使任何有血性、有志向的中华儿女特别是有知识的年轻人都不可能无动于衷。那时不用讲多少道理,甚至用不着读什么“共产主义ABC”,只要到北戴河海滨看一看,得出的结论就会是“如今世道真不公”,就会想到要“反帝”、要“共产”。当年在北平参加学生运动的青年,有许多人是到北戴河一游受到巨大刺激,回到古都后就发出了“打倒帝国主义”和争取民族解放的呐喊声。 1948年底,中国革命力量与反革命力量展开了总决战的最后一役——平津战役,人民解放军从东北入关的百万大军挥戈而进,使国民党军望风而逃,北戴河从此得到了解放。胜利了的共产党人在接收西方国家在海滨的财产的同时,在避暑休养方面也接受了西方人这种合乎现代潮流的习惯。 1954年,毛泽东首次到北戴河避暑,便喜欢上这个地方。这年夏天,他在海滨写下了国人大都熟悉的一首词—— 浪淘沙·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喜欢上了北戴河,建立了在此避暑办公制度,使这里在50年代中期以后长期被人称为中国的“夏都”。 北戴河在中国政治史上的地位之特殊,和它与许多重大决策、重大事件的紧密相连不无关系。中国共产党多次党代会之前的酝酿会议,都是在北戴河举行的,这个时候的北戴河最为外人关注。再如1958年,毛泽东在北戴河作出炮击金门的决策,同年大炼钢铁和大办人民公社的决策也在北戴河作出。直至1997年夏季,中共十五大报告的起草班子还在北戴河按照中央政治局的意见和各方面的建议,对报告内容进行推敲修改。 有人称:“北戴河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中国的政治晴雨表。”从这里导演出共和国历史舞台上一幕幕悲欢交织的生动图景,引发后人不尽的追思。这里有共和国凯歌前进的自豪,也有探索中失误的苦涩…… “天若有情天亦老”。经过曲折和艰辛的磨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工作重心转向现代化建设。奋起的中国共产党人,终于抓住了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在80年代和90年代,对着蔚蓝色的大海而面向世界的新一代领导人,在北戴河又勾画了祖国新的图景。一代人的时间里,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证明古老的中华文明已焕发了青春,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她能够走出歧途徘徊,逐渐融入世界的主流文明!
数据统计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浩学历史网的立场,也不代表浩学历史网的价值判断。

历史人物

更多>>

  • 和熹邓皇后

    和熹邓皇后 -------------------------------------------------...

  • 明宗

    历史 (1329.1-1329.8)在位,在位8月明宗,名和世,元武宗长子。...

  • 商纣

    商纣王(商纣)子寿 在位52年 商纣,姓子名辛,一名受,古音受,纣...

  • 李白

    李白 (701762年),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四川江油人,唐代...

  • (一) 舜帝,姓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号有虞氏,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