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思想中的身体与修行 (2)(5)

时间: 2006-10-10 09:41    来源:         点击:
14、AndréG.Haudricourt还作了有趣的联想,“进行操纵的神、安排自然的伦理、可以超越一切的哲学是否与绵羊有某种关系……可以解释一切的伦理和内在的哲学是否与山药、芋头和水稻等问题有关”。参谢和耐:《中国和基督教——中国和欧洲文化之比较》,耿昇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第224—225页。这一引申是颇有意味的,其实从一些细微的物事上,确可见得宗教品性于一斑。譬如,四大宗教的主要饮料各各不同:基督徒喝葡萄酒,穆斯林喝咖啡,印度教徒喝牛奶,佛教徒喝茶。参陈健民瑜珈士:《佛教禅定》,康地保罗笔录、无忧子译,宗教文化出版社1997,第20页。15、参JohnHick:《宗教之理解——人类对超越者的回应》,同前,第9页。16、参帕利坎(Pelikan):《历代耶稣形象》,杨德友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叶夫多基莫夫(Evdokimov):《俄罗斯思想中的基督》,杨德友译,学林出版社1999。17、参秦家懿、孔汉思:《中国宗教与基督教》,吴华译,三联书店1990,第2—6页。18、参何光沪编:《蒂利希选集》(上),“编者前言”,上海:三联版1999,第16-18页。19、参王志成:《解释与拯救——宗教多元哲学论》,上海:学林版1996,第170页以下。20、参张志扬:《创伤记忆:中国现代哲学的门槛》,上海三联书店1999,第235页。21、刘小枫认为现代时代最迫身的“世纪性问题”是:“如何理解我的偶在?”并指出,身体问题当然不能等同于政治,但政治问题的解决并不等于身体问题的解决。参刘小枫:〈遗留给下个世纪什么问题〉,《读书》1999年1期,第97页。对偶在的理解,也就是对自己偶然在世的、易损的肉身的理解。一位神学本位的思想者对身体的倾身关注,当能令人重新检审基督宗教的肉身观。在其后的《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一书中,作者更从神义论自由主义的立场,在神学、文学、政治哲学、社会理论的景观下,以灵性的笔调触碰了这一问题的不同面相。22、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现代性与现代中国》,上海三联书店1998,第333页。23、在先秦天道观中,天命与人生既是“合一”的关系,又有“相分”的张力。只是这种张力表现得比较弱,不像基督教神人悬绝那么截然二分。据郑家栋的研究,儒学发展到宋明理学,“由于受佛学的刺激在引起了一种转向,将天道观隶属于、消融于心性论”。参郑家栋:〈儒家思想的宗教性问题〉,见郑家栋、叶海烟编:《新儒学评论》第一辑,230页。但这并不意味着理念对身体的宰制就消失了,相反,超越的理念以内在于心性的方式对形躯、欲望的身体实行着更为严格的控制。
数据统计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浩学历史网的立场,也不代表浩学历史网的价值判断。

历史人物

更多>>

  • 和熹邓皇后

    和熹邓皇后 -------------------------------------------------...

  • 明宗

    历史 (1329.1-1329.8)在位,在位8月明宗,名和世,元武宗长子。...

  • 商纣

    商纣王(商纣)子寿 在位52年 商纣,姓子名辛,一名受,古音受,纣...

  • 李白

    李白 (701762年),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四川江油人,唐代...

  • (一) 舜帝,姓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号有虞氏,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