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贞观之治”与隋末农民战争的关系(4)

时间: 2006-09-20 15:16    来源:         点击:

在这里,又可指出,虽然唐太宗的这种思想井不包含有什么新的内容,而只不过是以前的某些思想家所已经有过的那些思想;他的有关如何对待农民的言论也并不是什么新颖的东西,而只不过是重复以前的某些思想家的有关统治方法的格言,或者,至多也不过略加发挥而巳,但是,这并不等于说,他的这种思想,他的这类言论就没有注意的价值,就值不得花费时间加以讨论。因为,研讨他的这种思想,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古代史上一个极重要的问题,即中国农民战争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这一问题。因为,他的这类言论并不纯是空谈,并不全和行动脱节,他所施行的一些政策,例如减轻徭役,减轻租税,以及在某种限度内的“均田制”等等,是和他在这些言论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有着一定程度的关联的。

这类思想在当时并不是唐太宗所独有,在唐太宗的大臣中,也相当普遍地存在着。请举魏征的几次论“奏”为例:

“百姓欲静而徭役不休,百姓凋残而侈务不息,国之衰弊,恒由此起。”(《贞观政要》一《论君道》)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同上)

“臣又闻古语云:‘君,舟也;人(民,唐太宗名世民,唐人避讳,用“人”代“民”),水也。水能栽舟,亦能覆舟。’陛下以为可畏,诚如圣旨。”(同书二《论政体》)

“昔子贡问理人于孔子,孔子曰:‘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子贡曰:‘何其畏哉?’子曰:‘不以道导之,则吾雠也,若何其无畏?”(同书十《论慎终》)

更举岑文本的论“奏”为例:

“暂有征役,则随日凋耗。凋耗既甚,则人不聊生;人不聊生,则怨气充塞;怨气充塞,则离叛之心生矣。故帝舜曰:‘……可畏非(惟)民。’孔安国曰:‘……君失道,人(民)叛之,故可畏。’仲尼曰:‘君犹舟也,人犹水也,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同书十《论灾祥》)

用不着更多的引证,就可以说明,唐太宗及其某些大臣都重复地引用这些古语,都存在着畏惧引起人民反抗,以致不能保持统治权的心理。而这不能是偶然的。

唐太宗及其大臣们所引用的古语,例如载舟覆舟之喻,例如可畏惟民之论,当其产生之时,自必有其所由产生的社会物质环境,这里不加探究。这里所要注意的是:诚然,这类古语载在儒家典籍中,曾长期为封建士大夫所习诵;诚然,这类古语于千百年中,曾不止一次地被封建统治者所援引过(例如三国魏明帝时的王基就曾在一个“谏疏”里引用过载舟覆舟之喻),但我们总可以说,这种思想,在唐太宗统治时期,要比在其他时期较为活跃些。究竟为什么贞观时期的君臣,如此不惮厌烦地重复着这些古语,并且唐太宗还引伸出例如割肉啖腹一类的言论呢?为什么贞观时期,这类思想还真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当时统治者的行动,例如唐太宗曾多次接受臣下“谏诤”,中止某些扰民之举或减轻其程度,因而被称为“虚心纳谏”之君呢?这在唐太宗及其大臣们的言论中,也可以得到答复。

数据统计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浩学历史网的立场,也不代表浩学历史网的价值判断。

历史人物

更多>>

  • 和熹邓皇后

    和熹邓皇后 -------------------------------------------------...

  • 明宗

    历史 (1329.1-1329.8)在位,在位8月明宗,名和世,元武宗长子。...

  • 商纣

    商纣王(商纣)子寿 在位52年 商纣,姓子名辛,一名受,古音受,纣...

  • 李白

    李白 (701762年),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四川江油人,唐代...

  • (一) 舜帝,姓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号有虞氏,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