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贞观之治”与隋末农民战争的关系(3)

时间: 2006-09-20 15:16    来源:         点击:

远征高丽的失败确是削弱了隋朝的力量,有助于农民起义军和反隋军的蓬勃发展。然而,隋末农民起义不是爆发于远征失败之后,而是爆发于大举出师之前,终究是个事实。隋由全盛而骤告覆亡,终究是个事实。

唐太宗具有用相对减轻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的方法以求巩固统治权的思想。这在他的言论中表现得很明白。观在就来看一看他的一些言论: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贞观政要》一《论君道》)

“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同书同卷《论政体》)

“近自建立太子(即后来的唐高宗),遇物必有诲谕,见其临食将饭,谓曰……‘凡稼穑艰难,皆出人力,不夺其时,常有此饭。’见其乘马,又谓曰……‘不尽其力,则可以常有马也。’见其乘舟,又谓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尔方为人主,可不畏惧!”(同书四《论教戒太子诸王》)

“崇饰宫宇,游赏池台,帝王之所欲,百姓之所不欲。帝王所欲者放逸,百姓所不欲者劳弊。……劳弊之事,诚不可施于百姓。”(同书六《论俭约》)

“末代亡国之主,为恶多相类也。齐主(北齐后主高纬)深好奢侈,所有府库,用之略尽,乃至关市无不税敛。朕常谓此犹如馋人自食其肉,肉尽必死。人君赋敛不已,百姓既弊,其君亦亡,齐主即是也。”(同书八《辨兴亡》)

唐太宗论及君民关系,引用古语,把人君比做舟,把人民(主要是农民,下言人民同此)比做水。既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既然皇帝能否做得成,要看广大人民群众的趋向来决定,所以,他说,“可不畏惧”?“诚可畏也”。

那么,为什么人君会被人民所推倒,会被人民摈弃而不用,如同船会被水打翻一样呢?

唐太宗认为极度剥削人民,则必致危亡。他把这比做馋人自割其肉以啖腹,腹饱而身亦毙。

那么,究竟有什么方法可以避免覆舟亡国之祸呢?

唐太宗说,“必须先存百姓”,“不尽其力”。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要让人民活得下去,不要把他们榨取到活不下去的地步。

唐太宗说:“不夺其(农)时”。就是不要在农忙季节,强迫农民服役,好让他们能正常进行生产。

唐太宗说:“劳弊之事,诚不可施于百姓”。就是不要把过重的徭役加在人民身上。

唐太宗说,不能“赋敛不已”。就是不要把过重的赋税加在人民身上。

诸如此类。

从这些例子,就能够看出,在这里,唐太宗的思想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即:用相对减轻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的方法,以求巩固统治权。

数据统计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浩学历史网的立场,也不代表浩学历史网的价值判断。

历史人物

更多>>

  • 和熹邓皇后

    和熹邓皇后 -------------------------------------------------...

  • 明宗

    历史 (1329.1-1329.8)在位,在位8月明宗,名和世,元武宗长子。...

  • 商纣

    商纣王(商纣)子寿 在位52年 商纣,姓子名辛,一名受,古音受,纣...

  • 李白

    李白 (701762年),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四川江油人,唐代...

  • (一) 舜帝,姓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号有虞氏,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