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贞观之治”与隋末农民战争的关系(9)

时间: 2006-09-20 15:16    来源:         点击:

第二、就在唐太宗统治期间,这种对农民作相对让步的政策即已开始逐渐被破坏,更无论以后的年代。大致贞观初年,让步较大,及至中期,则徭役、兵役渐趋繁重。唐太宗甚至作出“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见《贞观政要》十《论慎终》魏征疏)一类的暴虐言论。于是一时所谓“直谏”之臣,纷纷提出“居安思危”、“慎终如始”的问题,都说:“愿陛下如贞观之初,则天下幸甚”。即如前引魏征贞观十一年两疏,亦即针对当时太宗渐好奢纵,徭役渐重而发。其他如魏征贞观十三年之疏(同上注),马周十一年之疏(见《贞观政要》六《论奢纵》),亦多可贵的史料。到了末年,情形更差。贞观二十二年(太宗死前一年)之修建玉华宫,所费以巨亿计。而同年以在四川发民造船、备进攻高丽之故,不独造成“民至卖田宅、鬻子女不能供,谷价踊贵,剑外骚然”的严重现象,而且“役及山僚”,直接激起雅、邛、眉三州僚人的起义(僚是当时散居四川及岭南等地少数民族,在贞观时曾以官吏侵渔,举行多次起义。以上俱见《通鉴》)。

以上这些,并不能说明所谓“贞观之治”的局面不及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的其他所谓盛世,如所谓“西汉文、景之治”,“明初洪武之治”,“清初康熙之治”等,而是说明封建统治者所施行的对农民的相对让步政策原来就有其极大的局限性。(在封建制度下,它不可能触动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它也不会延续得很长久。)

由此可以看出,毛主席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第一章第二节《古代的封建社会》中所说如下的一段话:

“只是由干当时还没有新的生产力和新的生产关系,没有新的阶级力量,没有先进的政党,因而这种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得不到如同现在所有的无产阶级和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这样,就使当时的农民革命总是陷于失败,总是在革命中和革命后被地主和贵族利用了去,当作他们改朝换代的工具。这样,就在每一次大规模的农民革命斗争停息以后,虽然社会多少有些进步,但是封建的经济关系和封建的政治制度,基本上依然继续下来。”(《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对于我们研究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又有如何重大的指导意义。

唐太宗只是施行了局限性极大的对农民相对让步的政策,使农民的力量得到极有限度的发挥,就能依据这种力量来创建一个古代世界史上少见的光辉、文明的国家,那么,不难看出,中国劳动人民所蕴藏着的力量该有如何强大!不难看出,今天,在毛主席、中国共产党、中国工人阶级的正确领导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而解放了自己的中国人民,在保卫和建设祖国的神圣事业中,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争取世界持久和平的事业中,其力量该是如何巨大!祖国的前途,经过新民主主义的建设而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前途将是何等的光明!

数据统计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浩学历史网的立场,也不代表浩学历史网的价值判断。

历史人物

更多>>

  • 和熹邓皇后

    和熹邓皇后 -------------------------------------------------...

  • 明宗

    历史 (1329.1-1329.8)在位,在位8月明宗,名和世,元武宗长子。...

  • 商纣

    商纣王(商纣)子寿 在位52年 商纣,姓子名辛,一名受,古音受,纣...

  • 李白

    李白 (701762年),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四川江油人,唐代...

  • (一) 舜帝,姓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号有虞氏,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