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贞观之治”与隋末农民战争的关系

时间: 2006-09-20 15:16    来源:         点击:
历史

毛主席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第一章第二节《古代的封建社会》中,总结性地指出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巨大意义说:

“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规模之大,是世界历史上所仅见的。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因为每一次较大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结果,都打击了当时的封建统治,因而也就多少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这个概括的说明,科学地指出了农民群众起来打击封建统治的阶级斗争是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因,强有力地驳斥了把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变化归结为帝王将相行动结果的历史唯心论谬说,给予了我们以正确研究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的钥匙。

隋末农民战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全国性的农民战争之一。它沉重地打击了当时的封建统治,因而,它也就起着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作用。

要想全面地了解隋末农民战争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问题,必须研究许多分目。例如:(一)隋末统治者对农民施行残酷剥削和压迫的情况;(二)隋末农民战争的经历;(三)唐初统治者的——用相对减轻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的方法以求巩固统治权的——思想,以及农民战争对于这种思想的形成的作用;(四)唐初的对农民作相对让步的具体政策及其实行的程度;(五)唐初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具体表现等等。

不难看出,这些分目是互相关联着的。譬如说,如果不知道隋末统治者对于农民施行了怎样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就不能了解隋末农民战争之所由兴起;如果不能知道这种统治对于生产的破坏是如何的严重,也就不能完全了解隋末农民战争的重大意义。又譬如说,如果不知道隋末农民战争的经历,不知道起义军如何兴起,如何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分散到集中,由据险自守到进攻城市,由劣势地位转向优势以至在基本上摧毁隋朝的统治;不知道例如象唐高祖李渊如何在起义军的壮大声威之下,由镇压农民起义转向利用农民起义,并与李密起义军联和;不知道例如象李渊的军队怎样在起义军,主要是李密起义军牵制住隋军主力的条件下,才获得由山西渡河入陕、进而夺取长安的可能等等的问题,就不能完全了解为什么唐初统治者懂得一些农民的力量,从而采取了对农民作相对让步的政策;同样,如果不知道农民在起义的过程中,如何给予整个大地主阶级,特别是关东士族(北朝以来山东、河北、河南的大地主)以沉重的打击,也就不能了解唐初的对农民相对让步的某些政策,例如“均田”制度,为什么还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比较有效地实施(这里所说“有效”只是比较而言,实际在封建制度下,不独所谓“均田制”本身并不触动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而且其实施的程度也有极大的限制,唐初并不例外),等等。但因篇幅有限,本文仅围绕着第三点进行研讨。其他分目,俟以后再论。

数据统计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浩学历史网的立场,也不代表浩学历史网的价值判断。

历史人物

更多>>

  • 和熹邓皇后

    和熹邓皇后 -------------------------------------------------...

  • 明宗

    历史 (1329.1-1329.8)在位,在位8月明宗,名和世,元武宗长子。...

  • 商纣

    商纣王(商纣)子寿 在位52年 商纣,姓子名辛,一名受,古音受,纣...

  • 李白

    李白 (701762年),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四川江油人,唐代...

  • (一) 舜帝,姓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号有虞氏,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