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曹子建“七步”赋诗(5)

时间: 2008-06-23 12:46    来源:    孙健 国学网     点击:
五言四句,二十个字,其中滋味关着那弟兄相残相妒之意,一一写出。曹丕见他如此捷才,心益妒忌。其如子建才学虽高,福气甚薄,不多时也就死了。

 

尤其是其中的“五言四句,二十个字”的描述,更可见此诗的流传已经彻底掩盖住原来的五言六句的原型,成为默认的最纯正的《七步诗》。近代梁启超在《示威耶?挑战耶?》一文中也同样使用这样的诗句: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又曰:“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又曰:“煮豆然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日本人乎,愿一思我两国历史上之关系何如?地理上之关系何如?文化上之关系何如?盖亦稍敬慎以为他日地也。(《梁启超集·文集之三十二》)

 

通过考察《七步诗》流传定型的这个案例,也可以大致窥见中国其他诗词名篇流传变迁的轨迹:在欣赏趣味变迁的过程中,作品的命运也会随之改变,名篇的界定也会发生变化。即便是名篇,在流传过程中也不能忽略大多数人的习惯。如果有违背习惯的地方,人们会用一种“集体创作”或者“误读”等方式对原来文本进行修正,直至使它符合人们的欣赏趣味。

 

(二)、“七步”的来龙去脉

 

日本著名学者兴膳宏先生在《<七步诗>为什么是七步呢?》一文中,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就是:“为什么会是七步,而不是五步、六步,或者八步、九步呢?”

 

兴膳宏先生在论述“七”这种文体的出现发展、曹植的文学素养及可能受到的佛教影响之后,得出的观点是:“七步”可能与佛经中释迦牟尼诞生时“即行七步”有关。他举出的一个论据是东汉竺大力和康孟详共译的《修行本起经》、三国时吴国支谦译的《太子瑞应本起经》、西晋竺法护译的《普曜经》、刘宋求那跋陀罗译的《过去现在因果经》等佛经中关于释迦牟尼的诞生。其中,又以三国时吴国支谦译的《太子瑞应本起经》所引用的故事为典型:

 

四月八日

数据统计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浩学历史网的立场,也不代表浩学历史网的价值判断。

历史人物

更多>>

  • 和熹邓皇后

    和熹邓皇后 -------------------------------------------------...

  • 明宗

    历史 (1329.1-1329.8)在位,在位8月明宗,名和世,元武宗长子。...

  • 商纣

    商纣王(商纣)子寿 在位52年 商纣,姓子名辛,一名受,古音受,纣...

  • 李白

    李白 (701762年),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四川江油人,唐代...

  • (一) 舜帝,姓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号有虞氏,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