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的诗歌(7)

时间: 2007-11-20 15:03    来源:    佚名     点击:

四、东晋诗歌

东晋时期,玄学与清谈之风盛行,士族们以能谈玄为高雅,甚至处理朝政也务在清静。东晋诗坛玄言诗盛行,就是在这种心态下老庄玄理与山水之理相混合的产物。钟嵘《诗品》说玄言诗“平典似道德论”、“理过其辞,淡乎寡味”。当时的玄言诗人有孙绰、许询、桓温、庾亮、支遁、慧远等。直到东晋末年陶渊明田园诗的出现和南朝山水诗的兴起,才改变了这种不良诗风。

五、南朝文人诗歌

(一)、南朝文人诗歌创作走向

南朝文人诗歌,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都较其前有了很大的变化。以谢灵运为代表的山水诗的兴起,鲍照的七言和杂言乐府诗的发展;以谢眺为代表的“永明体”,标志着格律诗的开端。到了梁陈时期,出现了宫体诗。

1、山水诗的大量出现

齐时的诗歌创作,由谈玄说理逐渐转入描绘自然山水,这是南朝文人诗第一个具有进步意义的变化。山水诗之所以在南朝兴起,是因为江南农业生产较发达,社会经济较繁荣,而且到处山清水秀;士族文人南移后,广建园林别墅,登山临水,谈玄赋诗。又由于政治动荡,文士心绪不宁,借访道游山、歌咏自然景物来排遣郁闷。在东晋末谢琨、殷仲文的玄言诗中,已逐渐增加山水的描写。到了谢灵运时,就以山水作为主要描写对象,完成了从玄言诗到山水诗的历史转变。山水诗的出现,在诗歌的题材的艺术技巧上都有所扩大和革新,不能不视为是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进步,直接影响到唐代王维、孟浩然山水诗派的创作。

2、七言诗的进一步发展

我国古代诗体发展,由“四言变而《离骚》,《离骚》变而五言,五言变而七言,七言变而律诗,律诗变而绝句,诗之体以代变也”(胡应麟《诗薮》)。南北朝正是由五言变成七言的时代。东汉张衡《四愁诗》虽是最早的文从七言诗,但因夹用“兮”字,并非纯粹的七言。曹丕《燕歌行》虽是最完整的七言诗,但数量少,又句句用韵,尚未成熟,影响不大。到了鲍照,才自觉地继承和发扬了汉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运用民歌中隔句用韵的七言诗新形式来反映现实,创造出一种七言和以七言为主的杂言乐府,完成了五言到七言的转变,对七言诗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3、新体诗的尝试

文人诗发展到齐梁时期,又出现了有理论指导的讲求声律的新体诗,即永明体。永明,是齐武帝萧赜(zé)年号(483~493),这期间,周顒(yong)依据和模拟佛经的读音把汉字定为平、上、去、入四声,著《四声切韵》(今佚)。沈约等又据四声和双声、迭韵来研究诗句中的声、韵、调的配合,从而提出了诗歌声律中应当避免的“八病”,即所谓“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等八种声病。同时结合魏晋以来诗歌逐渐讲求对偶、辞藻、用典和雕琢的技巧,创造出一种叫“永明体”的新体诗。这就为唐代律诗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永明体讲究和谐的声律和工整的对仗,反映了诗歌从自由式向格律化发展,是中国格律诗的开端,对辞赋、骈文和词、曲都有影响。当时永明体的诗人主要是“竟陵八友”,即在齐竟陵王萧子良周围的沈约、谢朓、王融、任昉、陆倕、范云、萧琛、萧衍等贵族文人,但成就并不高。只有谢朓发展了谢灵运的山水诗,写出了一些为后人称诵的清新工丽的诗作。

数据统计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浩学历史网的立场,也不代表浩学历史网的价值判断。

历史人物

更多>>

  • 和熹邓皇后

    和熹邓皇后 -------------------------------------------------...

  • 明宗

    历史 (1329.1-1329.8)在位,在位8月明宗,名和世,元武宗长子。...

  • 商纣

    商纣王(商纣)子寿 在位52年 商纣,姓子名辛,一名受,古音受,纣...

  • 李白

    李白 (701762年),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四川江油人,唐代...

  • (一) 舜帝,姓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号有虞氏,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