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寺城址的发现及其对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研究的学术意义(2)

时间: 2008-01-18 16:4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 2002总第三期    梁星彭 严志斌     点击:
  Q1位于最北部,大致呈东西向。残长约120米,墙体上宽6.6~7.5米,下宽7.6米,残高0.8~1.5米。由夯土筑成 。  (图1)  

(图1)  城墙Q1(由北向南拍摄) 

             Q2位于Q1南185米处,东段与Q1大致平行,西段向西南方向延伸,已发现部分约长740米。据ⅣT8发掘了解,墙体上宽7米,下宽7.3米,残高2米。墙体由夯土筑成,其下有口宽底窄的基槽。基槽填土较结实,但未经认真夯打。又据ⅤT1发掘得知,在Q2西端断头处以西,在陶寺文化晚期地层下有砂石层,再下为生土,推测墙体有毁于洪水的可能。                Q3位于Q2以南25米处,已发现部分长250米。西段基本上与Q2平行,东段逐渐与Q2合并在一起,然后向东南方向延伸,东端被南沟毁坏。据ⅣT6发掘得知,墙体上下宽达11米,南侧高出生土0.3   米,北侧厚达8米。其下部夯土厚3.3米,上部4.7米则由掺有大量碎石粒的稠泥拍打堆筑而成。               东面城墙一道,编号Q4。Q4呈西北——东南走向,长1660米以上,宽8~10米。墙体北段结构与Q3基本相同;南段结构有的与Q1相似,有的地段(ⅠT3)的筑法则是先在内、外两侧夯筑挡土墙,之后在中部填土踩踏夯砸墙芯而成。 (图4) 

(图4) 城墙Q4 (由北向南拍摄) 

      南面城墙有二道,由南往北编号Q5、Q6。        Q5位于最南面,东北——西南走向,中段较平直,东段向北弧弯往Q4南端靠拢,西段呈曲尺形拐折,发现长度约875米。               Q6位于Q5的北侧,与Q5中段大致平行,相距200米。在Q5向北曲折部位二者相距约100米。Q6的东端向南弧弯往Q5方向靠拢,尽头处相距约10米。Q6现存长约1550米。据ⅥT1发掘得知,Q6墙体宽8米以上,其下有深约3米的基槽,建筑方法与ⅠT3内所见的Q4近同。 

数据统计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浩学历史网的立场,也不代表浩学历史网的价值判断。

历史人物

更多>>

  • 和熹邓皇后

    和熹邓皇后 -------------------------------------------------...

  • 明宗

    历史 (1329.1-1329.8)在位,在位8月明宗,名和世,元武宗长子。...

  • 商纣

    商纣王(商纣)子寿 在位52年 商纣,姓子名辛,一名受,古音受,纣...

  • 李白

    李白 (701762年),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四川江油人,唐代...

  • (一) 舜帝,姓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号有虞氏,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