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夷甫“清谈误国”辨(3)

时间: 2010-04-07 11:13    来源:         点击:

        西晋清谈的高峰期,在泰始至太康的承平之世。八王之乱一起,想谈也谈不成了。王衍在此期间获得盛名,尚未身居宰辅。即令身居宰辅如王戎,也无事可做。语云:“上面动动嘴,下面跑断腿。”如果上面不动嘴,下面当然无可跑腿。武帝在位26年,只干了一件大事,即平吴,统一全国。这次战争其实规模不大,陆机《辨亡论》就说过:“夫太康之役,众未盛乎曩日之师。”战前参与机密积极作准备的,也只有羊祜、张华、王浚、杜预几个大臣。279年冬到280年春,前后不到半年,平吴已毕。这件大事,不影响名士清谈。此后,司马炎“睹天下之安,谓千年而永治”,“遂怠于政术,耽于游宴”,更无所作为了。很多事该做,可他不动;总开关不开,整个机器停止运转。所以这20多年中,高官名士无非悠游卒岁。不清谈也可以,那就“朝集金张馆。暮宿史许庐。南邻击钟鼓,北里吹笙竽”(左思《咏史》)。还可以像石崇、王恺那样斗富,像王戎那样聚敛。如果说“清谈误国”,那么穷侈极欲、贪污腐败倒比清谈有益于国吗?
       葛洪是做过几年官的,知道内情。他在《抱朴子•百里篇》中说:“三台九列,坐而论道;州牧郡守,操纲举领;其官益大,其事愈优。”高官悠闲,乃古代正常情况。所以现代史家认为大官责任大,就必定夙夜在公,忙个不歇;否则就会误国。其实是推想而已。
       二、儒者的抨击。从与王衍同时,著《崇有论》抨击玄谈的裴頠,到东晋元帝时上疏的应詹,指责“王弼、何宴二人之罪深于桀纣”的范宁,痛斥放诞名士的卞壶,直到干宝的《晋纪总论》,都是站在儒家立场上进行评论的。儒者捍卫纲常名教,起而抨击异端,这种卫道热情可以理解。但儒家的是非不应作为现代史学家的是非。历史上儒学大盛的朝代不少,又何尝能长治久安?口称孔、孟而狗彘其行的人难道不够多吗?例如与王衍同时的曹志,是曹植之子,司马炎用为乐平太守,他在郡上书“以为宜尊儒重道”。迁章武、赵郡太守,“虽累郡职,不以政事为意,昼则游猎,夜诵诗书,以声色自娱。”(晋书本传)尊儒的人照样不干事,不清谈而诵诗书,在客观效果上与清谈又有何异!只是自唐以下儒学仍居正统,史家以儒学观点论史者众多,于是骂王衍清谈误国之声遂亦不绝于耳,其实无非人云亦云。时至今日,不该还跟着他们起哄了。
        三、对重要史料的误解。《世说•轻诋》:“桓公入洛,过淮泗,践北境,与诸行属登平乘楼,眺瞩中原,慨然日:‘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这是很有名的一段话,是谴责王衍误国的最早的言论,说这话的又是东晋重臣桓温,自然引人瞩目。但须注意,桓温只责王夷甫等人误国,并未说明他们何以误国。桓温是晋臣,头上有司马氏天子,像唐太宗在《晋书•武帝纪论》中所说的“元海当除而不除,卒令扰乱区夏;惠帝可废而不废,终使倾覆洪基”这样极为中肯却是直斥皇帝的话,桓温是不敢说的,他只能骂王夷甫。过了150多年,刘孝标在《世说》此条下作注,引《八王故事》及《晋阳秋》两段话,才铸成了“王夷甫清谈误国”这样一个论断。这是刘孝标的认识,不是桓温的原意。但《世说》及刘注影响大,读者亦未必细究,遂将桓温和刘注合成的判断,深留在印象中,其实却是误解了。
数据统计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浩学历史网的立场,也不代表浩学历史网的价值判断。

历史人物

更多>>

  • 和熹邓皇后

    和熹邓皇后 -------------------------------------------------...

  • 明宗

    历史 (1329.1-1329.8)在位,在位8月明宗,名和世,元武宗长子。...

  • 商纣

    商纣王(商纣)子寿 在位52年 商纣,姓子名辛,一名受,古音受,纣...

  • 李白

    李白 (701762年),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四川江油人,唐代...

  • (一) 舜帝,姓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号有虞氏,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