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曾萌发立宪的愿望

时间: 2011-08-06 00:01    来源:《辛亥前夜》    李刚     点击:
袁世凯袁世凯   清末立宪运动,是资产阶级人物、众多开明官员、民间立宪士绅,以及像梁启超这样的海外知识分子共同要求结束极权统治、建立宽松、开放的政治环境的社会运动。袁世凯投入立宪,附和并助长了上层资产阶级人物的要求,更加成为众多立宪派人士的官方领袖。袁世凯在投入立宪以前的经历及所从事的活动,可以看到他是一个有一定的改革思想和具有“西学”知识的新派人物。   经济上的行为必然导致政治上的变化。为了维护自己在经济上的利益,袁世凯采取赞同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立宪政体的态度,已成为必然,这只是他赞同立宪的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袁世凯虽然在地方上政绩卓著,北京城里也有他的政治同盟,且拥有很大的军事调度能力,但是他的地位并不稳固,袁世凯深谙传统极权政治的奥妙所在,也深知其不确定性,如果政体不改,他所拥有的地位和军队可能会在一夜间抛弃他,特别是经历过戊戌政变,让他不能不对慈禧太后的权力和权术时刻感到惶恐,随着新一代皇族王公的成长,袁世凯的政治前途更加充满变数;与反之,如果采取立宪政体,他利用现有社会声望和政治资历,不但可以在新式政权中谋得关键性的一席,而且可以扼制亲贵权要们的“隐性权力”,来自他们的政治压力也会相应减小,这才是他倾向立宪的深层次原因。   与教育、经济改革进行的同时,在政治上,袁世凯已进行了有限的吏治整顿。他明确指出:“吏治之得失,人才之进退因之,民生之休戚系之,故欲转移风气,整顿地方,莫先于讲求吏治。”在山东巡抚任内他还不断上奏朝廷,裁撤属吏。袁世凯提出了一揽子改革吏治的措施,基本精神是引进西法,改造官吏。课官院、课吏馆、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在他的主持下设立,开设了许多外国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课程。在这些学堂中接受培训的许多官员和士绅开始接受新思想、新知识。   这一点于今人对袁世凯的看法似乎最具有颠覆意义。就像前面所提到的李鸿章一样,自己在政治生涯中屡屡被言官弹劾收受他国贿赂,但是在私下里却对宫廷奢华之风、官员贪渎深恶痛绝,屡屡上书改弦更张。当然我们可以作出另外一种解释:这些纯粹是他们的政治作秀,但是似乎这样解释又过于牵强。就袁世凯来说,他不仅是把整顿吏治表达在提交给朝廷的奏折中,而且已经上升到建立系统性的法政学堂、建立一系列官员考核机制的程度。   这似乎对于我们认识中国近代历史人物又增加了一层谜团。
数据统计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浩学历史网的立场,也不代表浩学历史网的价值判断。

历史人物

更多>>

  • 和熹邓皇后

    和熹邓皇后 -------------------------------------------------...

  • 明宗

    历史 (1329.1-1329.8)在位,在位8月明宗,名和世,元武宗长子。...

  • 商纣

    商纣王(商纣)子寿 在位52年 商纣,姓子名辛,一名受,古音受,纣...

  • 李白

    李白 (701762年),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四川江油人,唐代...

  • (一) 舜帝,姓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号有虞氏,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