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与镇元大仙是同父异母兄弟(3)

时间: 2010-01-26 14:44    来源:《西游记的前世今生》    蔡铁鹰     点击:
  按照这个故事线索去看,《西游记》里种了一颗人参果树的镇元大仙是挺值得玩味的。《西游记》第二十四回写唐僧师徒四人经过菩萨考验之后,到了一处鲜明幽静的万寿山,山里有一座松篁簇拥的五庄观。观主镇元大仙自称与唐僧是故交,因为要率徒弟上天听讲,不能亲自接待唐僧,因此叮嘱看家留守的小徒弟清风、明月,让好好接待,还叫从自家的人参果树上打两个人参果招待。   这镇元大仙的身份非常特殊。他道号镇元子,“混名与世同君”,门上的春联是“长生不老神仙府,与天同寿道人家”,口气大得很,连那孙悟空都觉得:“这道士说大话唬人,我老孙五百年前大闹天宫时,在那太上老君门首,也不曾见有此话说。”待到进入殿堂,只见那壁上挂的是五彩妆成的“天地”两个大字。书中写道:   唐僧上前,以左手拈香注炉,三匝礼拜。拜毕,回头说:“仙童,你五庄观真是西方世界,何不供养三清、四帝、罗天诸宰,只将‘天地’二字侍奉香火?”童子笑道:“不瞒老师说,这两个字,上头的,礼上还当;下边的,还受不得我们的香火,是家师谄佞出来的。”三藏道:“何为谄佞?”童子道:“三清是家师的朋友,四帝是家师的故人,九曜是家师的晚辈,元辰是家师的下宾。”   那行者闻言,就笑得打跌。八戒道:“哥啊,你笑怎的?”行者道:“只讲老孙会捣鬼,原来这道童会捆风。”……   孙悟空终于没有笑到最后。五庄观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才成熟的人参果,与玉皇大帝的蟠桃也就差不多了;孙悟空那点神通在镇元大仙手里也确实就像儿童玩的小把戏,猴头不服不行。整个《西游记》能将猴头治得如此伏贴,除了佛祖、观音和猴头的师父以外别无他人,连玉帝都做不到。   仔细琢磨,道教神仙系统中还有谁能和三清、四帝、九曜、三星等罗天诸宰相提并论?只有三官大帝。后来孙悟空为了医活人参树,从东海请来三星,还是三星说出了老底:“你这猴儿,全不识人。那镇元子乃是地仙之祖……,你怎么脱得他手?”难怪这位镇元大仙只拜“天地”二字,而又说“地”字还是“谄佞”出来的,原来他本人就是三官当中的地官。也难怪他说唐僧是故人了,这哪是五百年前一杯茶的交情,原来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吗!   唐僧身世的故事在进入《西游记》时,被简化了,因此大家并不知道唐僧还有这么一个神仙兄弟。但吴承恩称得上是本地人,对海州一带的风俗民情非常了解,因而肯定也知道唐僧与三元本为兄弟,所以写了这么一个五庄观的故事。   上一节介绍了《西游记》唐僧身世的来历。但那毕竟是文学故事,真正感人的历史人物玄奘法师的故事我们要另外叙述。   我们首先要介绍两本书:一本是玄奘本人的著作《大唐西域记》,另一本是玄奘弟子们写的《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当年玄奘归国后,深为敬佩的唐太宗很快也很多次的接见了他,并对他提出两条要求,一是还俗做官为国家效力;二是将西行取经的经历写出来。第一条,被玄奘婉拒了,说自己立志学习佛法,现在真经虽然取回来了,但尚未翻译,因此事业不算完成。第二条,玄奘接受了,并在第二年完成了记载了西域山川民俗的《大唐西域记》(通常简称为《西域记》),呈给了唐太宗。后来,玄奘在唐太宗的支持下潜心翻译佛经达二十多年,唐太宗以政府之力,为玄奘译经提供了一切必备的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从全国调集了一批有一定佛学造诣且文字功夫深厚的僧人,作为玄奘的弟子参加译经。其中一位叫慧立的和玄奘朝夕相处了二十年,在玄奘去世后,将平时听到的《大唐西域记》没有记载的玄奘的身世事迹作了记录整理,成书五卷;慧立去世后,玄奘的另一位弟子彦悰对这慧立的记录重新梳理,又补充了玄奘回国后译经直到去世的经历,也是成书五卷,然后又将这十卷书合并,定名为《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通常简称为《慈恩传》)。这两本书现在都被视为学术名著,它们的意义以下我们还要说到,在这里主要是告诉读者,我们关于玄奘法师的介绍都以这两本书为依据,真实可信,与《西游记》虚构的唐僧身世大不一样。   玄奘法师是河南省洛州(今偃师)人,俗姓陈,名袆。是洛州缑氏镇儒生陈惠的第四个儿子。关于玄奘的家乡故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说,在少林寺“寺西北岭下缑氏县之东南凤凰谷陈村亦名陈堡谷,即法师所生地也。” 似乎说得很明白。但天长日久,还是有歧义出现,这陈村究竟在哪?   现在已经有了两个玄奘的旧居。一个叫“玄奘故里”,建在偃师县缑氏镇陈河村,是政府认可的旅游景点。有资料介绍说:   北依白云岭,衔伊水,南望伏牛山,东临轩辕雄关、西瞻伊阙龙门,沃野千里,河谷纵横。进入陈河村,是青山环抱的凤凰谷。深巷古街内,土屋相连。淳朴民风依旧,村民悠然自得,似乎自己的世界更精彩。   故里坐北朝南,“玄奘故里”四个大字由中国佛教协会长赵朴初题写,整个院落格局为南北长方形院落,分前后院,按自然地势,渐次升高;建筑用青瓦白墙、朱门红柱,布局巧妙,错落有致,也算充分仿制出了隋唐时期的风貌。故居的当地人习惯叫陈家大院,至今仍有古物可供凭吊:大院中有一棵葱茏翠绿的皂角树,却是新长在早枯老槐树上,而且相抱相生;皂槐树旁边,现存古井一口,人称“慧泉”。伴随这些古物,都有关于玄奘的传说。屋内陈列着唐僧所译的经卷线装善本,有译为世界五种文字的《大唐西域记》各种版本,以及玄奘的墨迹、玄奘法师的生平故事挂画,作为具有纪念馆性质的“故里”,显然得到了精心呵护。   另一个叫“玄奘家祠”,在巩义与偃师的交界处但属于巩义的又一个陈河村里。这是一个民办的玄奘故居,规模很小,但一位朋友却极力推荐我们去看一看。那天费了点周折找到了这个陈河村。村子很普通,交通不太方便,坐落在丘陵地带的一道小山梁周围。转过几间村民的住房,山脊的走向似乎有点像古城墙,而沿山脊的一段坡道下去,扑面出现了一道不大的城门门洞,古朴的样子还真让我们吃了一惊,门洞上有“古滑国”几个字,据说是清代道光年间重修时留下的,其真正的修建年代已经无人知晓了。过了门洞,山脊的背后原来就是我们要看的玄奘故居。这故居是由一个院子、一排窑洞组成的,显然是新修的,倒不如外面的门洞来的亲切。窑洞中的一个有“玄奘家祠”几个字,里面塑着玄奘与玄奘一家的像,也是新的,只有窑洞的里壁像是旧有的。   这个院子的主人是位很精干的老太,姓任,叫任耐梅,出生于本地,在上海的一个航天研究所工作多年,退休后完全靠她与老伴的工资与乡亲们的自愿募捐整理出了这个“玄奘家祠”。据老人说,他们这块地方就是史书上记载的玄奘家乡凤凰谷,这里自古以来就保留着玄奘的故居,后来国家却在偃师修了玄奘纪念馆,这让他们本地人气不过,因为偃师的陈姓原本就是从这里分出的,老根还是在这里,只不过当时的两个陈河村都属偃师县,县里领导贪图交通方便一些,有利于旅游,就选了靠镇子近一点的那个陈河村重建了故居。她们咽不下这口气,一定要在这有生之年把“玄奘家祠”修出个样子来。
数据统计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浩学历史网的立场,也不代表浩学历史网的价值判断。

历史人物

更多>>

  • 和熹邓皇后

    和熹邓皇后 -------------------------------------------------...

  • 明宗

    历史 (1329.1-1329.8)在位,在位8月明宗,名和世,元武宗长子。...

  • 商纣

    商纣王(商纣)子寿 在位52年 商纣,姓子名辛,一名受,古音受,纣...

  • 李白

    李白 (701762年),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四川江油人,唐代...

  • (一) 舜帝,姓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号有虞氏,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