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何在

时间: 2007-02-07 17:22    来源:         点击:

作者:四川省中华文化学会理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已经历史地落到了当代中华儿女的肩上。这个判断肯定是正确的,然而,如果不能明确地回答“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究竟何在”这个问题,便不能明确地回答“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以及“怎样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问题,那么,上述判断便成了一句空洞的口号,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呢?所以,只有弄清中华传统文化的确切价值,才能谈得上“弘扬”的问题。

一、当代中国人如何看待中华传统文化?

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人怀疑,其实,相当多的中国人并不持肯定态度,而在那些倾向于肯定的人群中也往往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真正明确中华传统文化巨大价值和伟大意义的人可以说微乎其微。

当代中国人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主要有这样几种类型:敝履类、泛泛类、古董类、历史类。

所谓“敝履类”,就是视中华传统文化若敝履,扔之犹恐不及,就别谈什么价值不价值了。这类人又可分为精英型和附和型。所谓“精英型”,即主张全盘西化的人;所谓“附和型”,即盲目跟着别人崇洋媚外的人。在他们的眼中,外国的什么都好,中国的什么都糟。在这一类人看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简直是“痴人说梦”、“荒唐可笑”。“精英型”在专家、学者中占有一定比例;“附和型”则在一般市民和小青年中占有很大比例。

所谓“泛泛类”,就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知之泛泛的人。他们嘴里念叨着“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但若问他们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究竟怎样弘扬?他们便只好“枉顾左右而言它”了。这类人在那些平庸的官员中几乎比比皆是。

所谓“古董类”,就是把中华传统文化视为古董的人。他们很清楚甚至很精通中华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积极收藏,经常品玩,作为传家之宝,但也仅此而已;也有的用以牟取财利,发家致富。前者主要是殷实的文化人;后者则是一般的古董商。

所谓“历史类”,就是把中华传统文化看作历史文物的人。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有相当深入的研究,深知其历史意义和文物价值。他们不仅自己搞研究,而且大声呼吁社会妥善保护之。这类人主要是国学素养很深又富有爱国激情的人。他们很值得尊敬,但可惜的是,他们只清楚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却不大清楚中华传统文化在整个人类社会现实与未来中所具有的极其重大的意义。用形象的语言表述,他们把中华传统文化当作了“夕阳文化”,竭尽全力地加以挽留,却恨无回天之力,因而往往发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悲壮感慨。他们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确实发挥了“保护”之力,却难以建树“弘扬”之功。

数据统计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浩学历史网的立场,也不代表浩学历史网的价值判断。

历史人物

更多>>

  • 和熹邓皇后

    和熹邓皇后 -------------------------------------------------...

  • 明宗

    历史 (1329.1-1329.8)在位,在位8月明宗,名和世,元武宗长子。...

  • 商纣

    商纣王(商纣)子寿 在位52年 商纣,姓子名辛,一名受,古音受,纣...

  • 李白

    李白 (701762年),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四川江油人,唐代...

  • (一) 舜帝,姓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号有虞氏,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