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应钦逃到台湾做老蒋顺民

时间: 2010-09-25 09:31    来源:《43位战犯的后半生》    李永铭 范小方     点击:
  何应钦(1890—1987)是国民党军、政界的首要人物之一,一级陆军上将。曾任国民党陆军总司令和国防部长、行政院长。何应钦本是蒋介石的宠臣,但因其曾偏袒桂系,尤其是在西安事变发生后,主持武力进攻西安,意图在讨伐中置蒋于死地,自己取而代之,而逐渐大权旁落,但仍保持相当地位。去台后,出任蒋介石“总统府”的战略顾问委员会主席。除一些场面上的活动外,实际上他已深居简出,不闻政事。   一帆风顺的福将   何应钦,字敬之,原籍江西,1890年4月2日生于贵州省兴义县泥凼村。早年毕业于贵州陆军小学堂和武昌陆军第三中学堂。1909年春,何应钦被陆军部选派,进入东京振武学校第十一期,第二年进入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也就在这一时期,何应钦加入了同盟会。1911年返国参加辛亥革命,在上海陈其美的司令部任职,后到江苏任营长。二次革命失败后,他于1913年秋天再到日本,进入陆军士官学校第二十二期步兵科继续学业。1915年,他学成回国,被王文华委任为黔军第1师步兵第4团团长兼讲武学校学生营营长。1916年7月,任贵州讲武学校校长兼黔军援川支队参谋长。11月,王文华率黔军入川讨伐刘存厚,何应钦任黔军第5团团长,后任第5混成旅旅长。1920年,王文华在上海被刺客所杀,何应钦被迫交出兵权,投奔云南督军顾品珍,任云南讲武堂教务长。1924年,何应钦来到广州,担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参谋。6月,他被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任命为战术少将总教官。何应钦工作谨慎,无不良嗜好,深得蒋介石的欢心。这年底,蒋介石建立黄埔教导团,何应钦被任命为第1团团长。   近十年的军旅生涯,使何应钦成熟了。遇上蒋介石,是他青云直上的开始。他随着蒋介石的做大一路攀升,被称为“福将”。而何应钦确有其不同常人之处,即以他处理与蒋介石的关系求得功名利禄和维系主仆关系的平衡之术,不仅局外人困惑,就是国民党官场中人也为之折服。在黔军内讧中被逐后,落魄中的何应钦一入黄埔军校,便以忠顺、勤谨和刻苦、律己而博得蒋介石的赏识。在黄埔军校时期,蒋介石表现了娴熟的政治手腕,在国民党左、中、右派的斗争中,他以左派面目出现的中间派的形象,同何应钦所表现出的对政治的“迟钝”,或虽参与政治斗争而故作四平八稳,与蒋介石配合默契。当时的蒋介石善于用华丽的词藻哗众取宠,与何应钦的木讷寡言而长于以身作则、一丝不苟的务实精神相得益彰。在军校的军事理论教育与军事实践的关系上,何应钦标准的军人风范和求实苦干的精神,似乎弥补了蒋介石作为一校之长的缺陷。在尔后二十余年的军政生涯中,特别是何应钦自1930年担任军政部长以后,他就好比是国民党军的大管家。管家虽实权在握,却要善于领会主人的意图,不能独行其是或喧宾夺主。除了他“一念之差”而参与桂系逼蒋第一次下野的“越位”犯规之外,何应钦一直都唯蒋介石的马首是瞻。何应钦还有一个长处是别的国民党军政大员所望尘莫及的,即他从不在蒋介石的周围培植自己的私人势力,即便是自己兄弟的安排,也以蒋介石的意志为意志。蒋介石给他什么位子他就掌什么权,一旦蒋介石收回这些权力,何应钦拍拍屁股就起身,连灰尘也不敢多带,更不消说结党营私了。后来到了台湾,他也初衷不改。这一长处,不仅博得了蒋介石的欢心、放心,更能在大多数时候游离于国民党的派系漩涡之外,超然于各派的明争暗斗之上,不敢对权力有非分之念。而真心依附他的部属,虽无大利可图,却可避免被蒋介石或别的权贵所猜忌。晚年的何应钦,自知势单力薄,对蒋介石的依附性、对部属的谦和、对上下左右的礼貌周全,更甚于过去,因而使他颇有人缘。   1925年1月,大元帅府成立东征联军,讨伐陈炯明。何应钦率教导第1团攻占淡水城,全歼守军一个旅,缴枪千余支。接着又击溃洪兆麟增援部队。陈炯明对于洪兆麟的1万多人,竟被何应钦的2000多新兵打败,心里很不服气。3月上旬,集中林虎、李易标两部大军四五万人,在棉湖与黄埔军决战。何应钦的第1团为黄埔军主力,经过奋勇抗击,又击溃了接近十倍于己的陈炯明叛军。棉湖之战使何应钦打出了威名,也奠定了他与蒋介石间的关系。   1925年5月,驻粤滇军总司令杨希闵、桂军总司令刘震寰驱兵叛乱,企图推翻革命政府,建立反动政权。已是第1旅旅长的何应钦,协同友军将叛乱的滇军全部肃清,使革命政权转危为安。平定刘、杨叛乱后,国民政府把驻广东的军队一律改称革命军。黄埔军编成革命军第一军,何应钦任第1师师长。10月,进行第二次东征。何应钦率第1师在惠州歼灭敌军主力,占领了惠州城。战争结束后,何应钦任潮汕善后督办,兼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分校校长、惠潮梅绥靖委员,代表蒋介石掌握军、政大权。1926年1月,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二届候补中央执行委员。1926年7月,国民政府誓师北伐时,何应钦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兼潮梅警备司令,率第一军3个师防守潮梅,巩固东陲。12月,国民革命军直指长江下游,剪除孙传芳的五省联军。何应钦任东路军总指挥,辖六个纵队,以白崇禧为前敌总指挥,负责由福建至浙江,攻取上海,会师南京。8月13日,蒋介石宣布下野。何应钦、李宗仁、白崇禧三人把持军、政大权。   1928年1月,蒋介石复职总司令,将何应钦的第一路军改编为第一集团军,自兼总司令,何改任北伐军总司令部参谋长,留守南京。1929年3月,蒋桂战争爆发,何应钦任讨逆军总参谋长、中国国民党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兼署国民革命军总参谋长,帮助蒋介石运筹方略,打败了桂系。1930年3月,就任军政部长兼武汉行营主任。是年5月,中原大战爆发,何应钦在武汉行营竭力替蒋介石镇摄后方,指挥湘、鄂、赣、粤各省讨逆军,对桂系军队作战。10月,中原大战已近尾声,何应钦被调任郑州行营主任,主持前方军事和西北善后事宜。从1930年10月至1934年10月,蒋介石对中共中央苏区进行了五次大规模“围剿”。何应钦参加指挥第二、第三、第四次“围剿”作战,但三战皆败,被中国工农红军打得焦头烂额。第二次“围剿”,损失3万余人,丢枪2万余支,第五师师长胡祖玉毙命;第三次“围剿”,其部被红军消灭17个团,俘虏2万余人,死伤近万人;第四次“围剿”,又被红军歼灭3个师,最后只好狼狈地逃回南京。   1933年,张学良因热河失守,引咎辞职。何应钦奉命赴北平接替张学良,主持华北军事。他秉承南京政府一面抵抗、一面交涉的既定国策,倚靠长城,作为防御的唯一工事,企图以傅作义、徐庭瑶、宋哲元、商震的部队守住长城线上的独石口、古北口、冷口,阻止日军进入关内。5月31日,何应钦的代表熊斌,与日军代表冈村宁次在塘沽正式会谈。熊斌在日方事先拟定的条款上一字不改地签署了《塘沽停战协定》。这个协定实际上默认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三省和热河的“合法”性,并承认冀东为“非武装区”,中国不能在那里驻扎军队,而日本可在那里自由行动。协定签订后,立刻遭到全国军民和舆论界的强烈反对。   长城抗战时,何应钦对冯玉祥在张家口组织抗日同盟军千方百计地进行阻挠、破坏,派16个师、两个飞行队包围抗日同盟军,断绝平绥路交通,使冯粮弹断绝,被迫取消同盟军总司令名义。接着又勾结日军对同盟军将领吉鸿昌、方振武部围攻达一个多月,使得同盟军失败。方振武流亡国外,吉鸿昌逃往天津,后被捕英勇就义。1935年4月,何应钦被晋升为陆军一级上将。1935年5月,日军发动了新的进攻。何应钦面对日本咄咄逼人的侵华野心,始终追随蒋介石的对日妥协路线。6月初,何应钦与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开始秘密谈判。梅津美治郎正式向何应钦提出备忘录,经国民党中央批准,何应钦同梅津美治郎达成秘密协定,即中国现代史上卖国协定之一的《何梅协定》。这年11月,何应钦回南京出席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第五届中央执行委员。12月,行政院改组,他连任军政部部长,回南京主事。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以“兵谏”方式逼蒋抗日。何应钦却乘此事件,企图实现他多年的政治野心,取蒋而代之。何应钦力主以武力讨伐张、杨,拟派飞机轰炸西安,以置蒋介石于死地。与此同时,他还派人四出活动,甚至与日本驻南京领事联系,谋取日方的支持。对党、政人事也作了安排,何应钦自拟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并自兼川、滇、黔行营主任。后来,蒋介石被释放,他取蒋而代之的黄粱美梦也就随之化成泡影。在抗日战争中,何应钦被人们视为亲日派人物之一。但是,他在八年抗战中的行动轨迹总是受蒋介石的意志所左右。对蒋的抗日、妥协、反共的政策,他都是紧步后尘,积极为之卖力。
数据统计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浩学历史网的立场,也不代表浩学历史网的价值判断。

历史人物

更多>>

  • 和熹邓皇后

    和熹邓皇后 -------------------------------------------------...

  • 明宗

    历史 (1329.1-1329.8)在位,在位8月明宗,名和世,元武宗长子。...

  • 商纣

    商纣王(商纣)子寿 在位52年 商纣,姓子名辛,一名受,古音受,纣...

  • 李白

    李白 (701762年),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四川江油人,唐代...

  • (一) 舜帝,姓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号有虞氏,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