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禹文化的新探索---近年来夏禹文化研究述评(4)

时间: 2008-01-18 16:43    来源:    谭继和     点击:

  关于夏禹文化的内涵问题是十分复杂的一个命题,显然应该从多层次多方面去加以解剖,然后才谈得上总体的把握。目前的研究还仅仅是初步的,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

  研究夏禹文化内涵,因为这是中华文明起源阶段的归宿处,就涉及到由史前的游团──部落阶段如何经由酋邦阶段向国家文明过渡的问题。目前,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在四川学者中,还只有林向、段渝等运用了“酋邦制”的概念。显然,今后的研究方向还得向“酋邦制”内涵的深入发掘努力,必能开辟出新的研究天地。

四、夏禹文化与道教的关系

  研究巴蜀道教的渊源是四川学者的强项。王家、王纯五、龙显昭等道教专家则从夏禹文化与道教的关系及其在巴蜀的物化形式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王家、王纯五主张“道教,其初始应肇自夏禹时代”。“其文化渊源可以追溯到夏禹时期母系氏族社会的原始巫教”。这种原始巫教发源于夏禹部族的祖居地“西羌”、“西戎”、“西蜀”,随着该部族的西兴东渐,而从西部传到中原,再传全国各地。它与东方夷人和东南越人的原始宗教相融合,形成为滨海地区的方仙道。它在其祖居地西蜀则演变为巫鬼道(早期的五斗米道、李家道)。禹步、禹符、枚卜、拜斗等道教习俗都来源于夏禹,发端于西蜀。这些论点,无疑地把对道教的渊源的研究,推向了新境界,具有创新的意义。

  龙显昭则从四川的禹庙的兴起的角度分析夏禹文化的作用和影响。他认为,“夏禹文化源远流长,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各地的禹庙便是这种影响存在的特征。”他把四川的禹庙分为夏禹肇迹处禹庙、德教功能性禹庙和移民“会馆式”禹庙三种类型,认为它们是“禹文化的载体”,“对传播和保存禹文化的作用不可低估”。这就把对禹庙的研究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五、夏禹文化的西兴东渐

  对夏禹文化的研究,不仅探讨它的始源地,而且探讨它传播的途径,这是近年来四川学者研究的一个特色。一些学者已开始接触到这一问题。

  谭继和主张夏文化经历了西兴东渐的发展过程。夏部族由西向东迁徙形成三大区域、三大中心:早期为西蜀岷江和江汉流域,是夏文化的初始期,以羌人农牧经济为内容。鼎盛时期在今晋南豫西豫中。衰亡时期在南巢,即荆楚江淮流域。夏文化由西蜀发展到中原,就由农牧部族变为了农业部族,夏禹也就因治水而变成了农业神。夏禹执耒而耕的形象应形成于此时。他认为:“夏禹兴于西羌,夏朝盛于河洛,夏人亡于东夷,这是文化传播。置于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来看禹文化,它的源头在西蜀,成功却在河流,它东传江浙,甚至于日本。”

数据统计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浩学历史网的立场,也不代表浩学历史网的价值判断。

历史人物

更多>>

  • 和熹邓皇后

    和熹邓皇后 -------------------------------------------------...

  • 明宗

    历史 (1329.1-1329.8)在位,在位8月明宗,名和世,元武宗长子。...

  • 商纣

    商纣王(商纣)子寿 在位52年 商纣,姓子名辛,一名受,古音受,纣...

  • 李白

    李白 (701762年),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四川江油人,唐代...

  • (一) 舜帝,姓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号有虞氏,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