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姜炎文化·巴蜀文化·夏禹文化(2)

时间: 2008-01-18 16:43    来源:    谢兴鹏     点击:

  3、夏禹文化的内涵及其特征。就概念而言,笔者以为夏禹文化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者,以大禹为核心的禹文化;广义者,涵盖整个夏代的夏文化。夏禹文化以治水为基本特征,使低等农业的产牧经济向高等农业经济过渡是夏禹文化的物质形态;以大仁、大智、大勇为主要特征的大禹治水精神则是夏禹文化的精神核心。④

二、姜炎文化、巴蜀文化、夏禹文化的形成发展

  1、姜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从时间的上下限看,部分学者认为:姜炎文化产生的上限应在老官台文化时期及其以前,距今约7000年以前,为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即炎帝神农氏时代;下限相当于龙山文化至西周,距今4800~3000年。⑤

  2、巴蜀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从近些年来的考古资料看,巴蜀文明经历了一个从游牧到农耕、从盆周山地到丘陵再到成都平原的发展过程。2000年6月以来,对茂县营盘山遗址进行的勘探发掘,使巴蜀文明史提前2000多年。营盘山遗存与四川盆地文化中心的成都平原的宝墩村文化相比较,具有共同的文化因素。营盘山遗存的年代为距今5500—5000年以上,营盘山文化周围的岷江上游其他地区还发现了距今6000年的波西遗址和距今4500年的沙乌都遗址。宝墩村文化的年代约为距今4500至3800年,三星堆和金沙遗址距今3500—3200年。⑥  

  1989年4月,北川县境甘溪的农民在甘龙洞挖掘出许多“龙骨”,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鉴定,其中一个是距今一、二万年前更新世晚期的人类牙齿化石和一个大熊猫下臼齿化石。⑦2005年8月起,四川省考古队在猿王洞景区烟云洞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考古发掘,发现了古人类的用火痕迹,经测定,在距今2万年左右,这里就是古人类活动地。这是四川省境内首次发现的古人类用火痕迹。同年10月该考古队又在江油、北川交界的大水洞(吴家后山)进行考古发掘,发现陶片600余件、石器10多件、石器坯子20多件,数件骨器和大量古动物遗骸。⑧据推断,这是距今5000年左右人类活动留下的遗迹。

  自此,我们似乎可以看到古蜀人的活动和迁徙路线:茂县云盘山-江油大水洞-绵阳边堆山-新都宝墩村-广汉三星堆-成都金沙。同时,它不仅为我们勾勒了巴蜀大地的先民从游牧到狩猎到农耕的发展历程,为大禹治水从岷江之源到成都平原提供了重要的考古依据,也为我们描绘了巴蜀文明的发展进程。

   3、夏禹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随着炎帝族和黄帝族部落的东迁,以及炎、黄两大部落合作与东夷部落首领大规模的原始部落战争,促进了原始部落之间的融合和华夏部落大联盟的形成,成为中华民族的雏形。到了尧舜时代,这种大联盟得到进一步巩固。尤其是大禹治水的过程中,人们进一步认识到联盟的作用和力量;治水的成功促进了农耕社会的发展,为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奠定了重要基础。夏王朝的建立无疑在华夏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如果把大禹治水作为夏文化的开端,那么,夏的建立则是夏文化形成的标志。按照这种方法划分,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应当在距今4100~2800年。谭继和先生认为,夏文化西兴东渐的发展历程大致形成了三大区域、三大中心:早期为西蜀岷江和江汉流域,以羌人产牧经济为内容,是夏文化的初始期;鼎盛时期在今晋南、豫西、豫中。衰亡时期在南巢,即荆楚江淮流域。他认为:“夏禹兴于西羌,夏朝盛于河洛,夏人亡于东夷,这是文化传播。置于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来看禹文化,它的源头在西蜀,成功在河洛,它东传江浙,甚至于日本。”⑨

数据统计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浩学历史网的立场,也不代表浩学历史网的价值判断。

历史人物

更多>>

  • 和熹邓皇后

    和熹邓皇后 -------------------------------------------------...

  • 明宗

    历史 (1329.1-1329.8)在位,在位8月明宗,名和世,元武宗长子。...

  • 商纣

    商纣王(商纣)子寿 在位52年 商纣,姓子名辛,一名受,古音受,纣...

  • 李白

    李白 (701762年),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四川江油人,唐代...

  • (一) 舜帝,姓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号有虞氏,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