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兴东渐──夏文化溯源(2)

时间: 2008-01-18 16:43    来源:    谢兴鹏     点击:

  有人说,大禹生于四川,怎么会到中原及其他地方去治水,又封于夏邑?李先生在文中说,汉《新语·术事》云:“文王生于东夷,大禹出于西羌,世殊而地绝,法合而度同。”《离楼下》云:“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人也;文王生于岐周,卒于毕郢, 西夷之人也。地之相去也千有余里,世之相后也千有余岁,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因此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云:“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故禹于西羌,汤起于亳,周之王也以丰镐伐殷,秦之帝用雍州兴,汉之兴自蜀汉。”这些论述都说明, 一个人的出生地与其一生从事主要工作之地,功成名就之地,葬身之地没有必然联系。

  二、巴蜀文化源远流长

  四川省历史学会顾问、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林向先生在《从考古新发现看蜀与夏的关系》中认为,随着考古工作的新发现,巴蜀文化的源头逐渐显现。50年代发掘的以东周船棺为代表的青铜文化,沿用40年代卫聚贤先生根据成都“白马寺青铜器”命名“巴蜀文化”。80年代以来,考古发现的“三星堆文化”比东周的“巴蜀文化”早,称为“古蜀文化”。90年代后半期,成都平原发现龙山至夏代的古城堡群,它们是直接与夏商时代的“三星堆文化”相衔接的“宝墩文化”。宝墩文化的城址已发现的有6座,即新都宝墩、都江堰芒城、郫县古城、温江鱼凫、 崇州双河和紫竹古城,时代跨虞、夏之时。

  宝墩文化可分为四期。第一期以新津宝墩遗址(含城址)为代表,文化内涵与广汉三星堆遗址第一期相同,碳十四测定年代约为公元前2400年,已超出夏代(一般认为夏代相当于公元前2100~1600年)纪年,与古史传说五帝中的虞舜时代相当。 第二期以都江堰芒城遗址为代表。第三期以郫县古城遗址和温江鱼凫城遗址为代表,其文化内涵与三星堆遗址第二期相近,后者的碳十四测定年代为公元前1700年,这大概是“宝墩文化”年代的下限,已进入夏代纪年的后期。

  本文所说的“巴蜀文化”是从远古至当今时代在巴蜀大地形成的文化的统称。根据现有的考古成果,我们可以认定“宝墩文化”就是“巴蜀文化”的源头。巴蜀文化既然涵盖虞夏时代,也就是颛顼、鲧、禹生活的时代。而如前所述,颛顼、鲧、禹均出生在四川,我们可以认定, 巴蜀文化就是颛顼、鲧、禹及其同时代的巴蜀人民创造的文化。夏文化是禹及其子孙与其同时代的人民群众创造的文化。因此我们有理由说,巴蜀文化就是夏文化的源头,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

  三、鲧禹治水将巴蜀文化播向华夏大地

数据统计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浩学历史网的立场,也不代表浩学历史网的价值判断。

历史人物

更多>>

  • 和熹邓皇后

    和熹邓皇后 -------------------------------------------------...

  • 明宗

    历史 (1329.1-1329.8)在位,在位8月明宗,名和世,元武宗长子。...

  • 商纣

    商纣王(商纣)子寿 在位52年 商纣,姓子名辛,一名受,古音受,纣...

  • 李白

    李白 (701762年),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四川江油人,唐代...

  • (一) 舜帝,姓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号有虞氏,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