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之死(3)

时间: 2006-09-20 15:38    来源:         点击:
且说韩信。自从他被萧何在月下追回,又因为萧何在刘邦面前的极力举荐而被授予大将以来,那真是战功累累,无人能比。先是一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助刘邦一举平定关中,使刘邦有了能和项羽抗衡的最重要的根据地。后又在汉军惨败于彭城后,及时召集散兵游勇和刘邦相会于荥阳,在京、索一带击败楚军,稳定了军心和阵脚,使得骁勇的楚军不能进一步向关中推进。接下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刘邦带领大军在荥阳、成皋一带屡败屡战,死命拖住项羽,而韩信则带领部分人马打击那些不肯降服的诸侯,为刘邦捞实利、抢地盘,从外围孤立项羽。奇渡黄河破魏、力擒夏说定代、背水之战灭赵、不战而胜降燕、挥师疾进扫齐,直到大败楚军20万,斩其悍将龙且,让骁勇无敌的西楚霸王项羽都感到了寒意荡胸而起,赶紧派说客武涉去拉拢他(“项羽闻龙且军破,则恐,使盱眙人武涉往说淮阴侯”)。项羽是个彻头彻底的硬汉子。他一辈子的信条是战斗战斗再战斗,什么时候放下架子向人示过好?唯独这一回例外!由此可见韩信的威名和影响,也可见他这一外围攻击战所取得的巨大成功。齐国一灭,韩信就相当于是在楚霸王项羽侧边铿锵作响的一把快刀,随时都有可能插进项羽的肋中。当此之时,韩信助汉则汉胜,帮楚则楚赢,拥兵自保则可以三分天下得其一。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下一步何去何从,的确应该好好思量。帮楚是不可能的了,因为当初韩信在霸王手下时,“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背楚而归汉”,现在发达了,你项羽才明白我的重要性,晚啦!所以韩信客客气气回绝了项羽的入伙邀请,送走了武涉。助汉吗,却又要冒不得善终的危险。那刘邦“慢而侮人”,对手下喝了去,骂了来,惯会变脸,擅长攻心,跟了他,真能“白首偕老”?韩信手下谋士蒯通火眼金睛,看得分明。他认为韩信和刘邦的关系“以交友言之,则不如张耳之与成安君也;以忠信言之,则不过大夫种,范蠡之于勾践也”(成安君,指陈余。张耳,陈余均为楚汉之际的名士,两人是刎颈之交),而陈余最后被张耳、韩信在背水之战中所杀,文种被复国后的勾践所杀。当初刎颈之交的誓言尚依稀在耳,卧薪尝胆的经历犹历历在目,怎么就反目相向,人头落地了呢?无他,“患生于多欲而人心难测也”“野兽已尽而猎狗烹”。应该说,蒯通的眼睛真毒,举的例也很有说服力。他又进一步深入分析,认为“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而韩信自从汉二年八月渡过黄河以来,“虏魏王,擒夏说,引兵下井陉,诛成安君,徇赵,协燕,定齐,南摧楚人之兵二十万,东杀龙且”,(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蒯通没有说。那就是刘邦几次被项羽打得血本无归,不得不从韩信手中抢夺军队以卷土重来。顶好笑的一回是刘邦兵败成皋后,带着臣子滕公连夜狂奔到赵国,当时已经通过背水之战灭了陈余的韩信还未起床,刘邦就直接大模大样地跑进屋去拿了韩信的印章,将韩信辛辛苦苦组建的军队收入自己囊中。至于韩信下一回和敌人作战拿什么拼,对不起,自己想办法!由此看来,刘邦这主子当得实在舒服,给了韩信一个大将的封号和一堆歪瓜裂枣的士兵后,不但能收获半个中国的土地。还能收获人数、质量远远超过以前交给韩信的军队,真是种下了粮食却收获了黄金,爽呆啦!)这功劳天下无双,这武略无人敢比,因此最后蒯通为韩信深深担忧,“今足下戴震主之威,挟不赏之功,归楚,楚人不信;归汉,汉人震恐”,“夫势在人臣之位而有震主之威,名高天下,窃为足下危之。”这一番劝告说理充分、分析深刻、逻辑严密、事例有力,如一把扒皮剔骨的尖刀,直指人主与功臣血淋淋的本质关系,足可为千古梦想做功臣的无数英雄豪杰、仁人志士的箴言。在一个缺乏民主的制度保障生命的社会里,做功臣、尤其是做大功臣的风险实在太大。可惜的是,尽管蒯通这老狐狸早在两千多年前就道破了天机,仍有数不清的人摩拳擦掌、迫不及待地加入争做功臣的行列,去为某一人、某一姓、某一集团卖命,一遍遍地重复功臣末路断头颅的悲剧,岂不可叹!
数据统计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浩学历史网的立场,也不代表浩学历史网的价值判断。

历史人物

更多>>

  • 和熹邓皇后

    和熹邓皇后 -------------------------------------------------...

  • 明宗

    历史 (1329.1-1329.8)在位,在位8月明宗,名和世,元武宗长子。...

  • 商纣

    商纣王(商纣)子寿 在位52年 商纣,姓子名辛,一名受,古音受,纣...

  • 李白

    李白 (701762年),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四川江油人,唐代...

  • (一) 舜帝,姓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号有虞氏,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