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宫太后并称现象趣谈

时间: 2011-05-29 11:10    来源:《文史天地》2009年第7期    常强     点击:
   俗话说“天无二日,国无二主”,此话不假,正如一山之上不容二虎一样,一个国家是不允许有两个皇帝的,但却有可能出现两个太后同时存在的现象。有人统计,中国古代历史上,真正以嫡子身份继位的皇帝,不足一半。也就是说,那些庶出的皇帝,都不是先皇的正宫娘娘所生。这些庶出皇帝登基后,若嫡母与生母都还在世,就有可能出现两宫太后并尊的现象了。前任皇帝的嫡妻即皇后自然被尊为皇太后,而新皇帝的在世生母,其尊号在历史上却有不同的表达,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形:皇太后、帝太后与皇太妃。中国古代便曾出现过多次不同名号的“太后”并尊,不妨一瞧。
两宫王太后的并称
  我们首先来看帝制时代以前的太后并称现象。早在战国末期的秦国,便出现了这样的太后并称局面。秦庄襄王年幼时为华阳夫人所养,华阳夫人视庄襄王为己出。庄襄王即位为新一代秦王以后,便尊崇华阳夫人为王太后;但庄襄王也不忘本,生、养母同时兼顾,又将自己的生母夏氏尊为太后。不过,此时仅可称为“王太后”,因为在制度上还没有出现“皇太后”这一词汇。庄襄王的儿子嬴政称皇帝以后,中国正式进入了皇帝时代,与皇帝制度相辅相成的一系列制度也便随之逐步完善了起来。
皇太后与帝太后的并称
  作为皇帝生母的尊号,帝太后经历了从死者尊号到生者尊号的转变,这一转变,发生在西汉哀帝朝。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称皇帝,为了表达对死去的父母的哀思与感念,秦始皇便追尊父亲庄襄王为太上皇,母亲赵氏为帝太后。这个时候的帝太后,便是为死者所享有的一个尊号。而当历史演进到汉哀帝时期,情况又发生了变化。汉成帝死后无嗣,定陶共王的儿子刘欣以外藩身份入继大统,是为汉哀帝。哀帝尊成帝母亲为太皇太后,成帝皇后为皇太后。但此时哀帝尚有自己的祖母傅氏和生母丁氏。古代讲究“母以子贵”,尊奉傅氏和丁氏便成了当务之急。后来经过大臣的讨论,汉廷决定尊奉傅氏为“帝太太后”(这是一个新词,并且在古代历史上仅出现过一次),又把秦始皇所创的“帝太后”搬过来,用以尊奉丁氏。至此,皇太后和帝太后并立的局面形成。这样,“既足伸人子之情,兼不紊昭穆之序”,也就是说这种做法既让汉哀帝尽到了孝心,又没有扰乱国家皇统的承续规则,可谓两全其美。
  这以后,这种两宫太后并尊的现象也曾在中国历史上几次出现。匈奴所建汉国刘聪登基后,尊奉嫡母单氏为皇太后,生母张氏为帝太后;北周宣帝宇文赟称帝后,也是尊嫡母为皇太后,生母为帝太后;同样,北周静帝在父亲宣帝死后,尊嫡母杨氏为皇太后,生母朱氏为帝太后。
皇太后与皇太妃的并称
  帝太后最初是作为一个死者尊号出现的,而皇太妃自从首次出现便是一个生者尊号,这是这两个帝母尊号的一个区别。
  在我国古代的帝制时代,皇太后与皇太妃的并称局面,第一次是出现在东晋哀帝时期。虽然从字面意义上讲,这个“皇太妃”并非太后,但在实际上,两位皇母往往“恩礼无异”,所以,我们仍然可以将其看作两宫太后的并尊现象。晋哀帝即位以后,尊婶母、晋康帝皇后褚氏为皇太后,生母周氏为皇太妃。由于周氏本来为晋成帝(晋康帝的前任皇帝、亲哥哥)的贵人,所以纵然从名分上讲周氏为褚氏的嫂子,但在讲究尊卑有别的古代,周氏还得屈居褚氏之下。
  后来到了南北朝时期,这种局面又再次出现。刘宋后废帝刘昱尊嫡母为皇太后,尊生母陈氏为皇太妃;北魏孝明帝元诩尊嫡母高氏为皇太后,而尊奉生母胡氏为皇太妃。在五代时期,却出现了一个本末颠倒的特例。后唐庄宗在位时,奉嫡母为皇太妃,却又将生母尊奉为皇太后。唐庄宗的这种行为,不为后世看好,明朝人沈德符便曾在《万历野获编》卷三《圣母并尊》中将唐庄宗的这种行为评价为:“冠履倒置,盖胡虏不学使然,真贻笑千古!”
数据统计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浩学历史网的立场,也不代表浩学历史网的价值判断。

历史人物

更多>>

  • 和熹邓皇后

    和熹邓皇后 -------------------------------------------------...

  • 明宗

    历史 (1329.1-1329.8)在位,在位8月明宗,名和世,元武宗长子。...

  • 商纣

    商纣王(商纣)子寿 在位52年 商纣,姓子名辛,一名受,古音受,纣...

  • 李白

    李白 (701762年),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四川江油人,唐代...

  • (一) 舜帝,姓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号有虞氏,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