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之儒道释3

时间: 2006-09-20 15:18    来源:         点击:
历史 观唐近三百年历史,实是我国古代最辉煌之时期,佛教、道教的发展极为昌盛,而儒家也直接开启了宋的高峰,唐初整顿儒学之举实是一里程碑。唐代佛教在发展过程中宗派成立诸多。这是一方面因为佛教的传播日广,要适应各阶层信徒的要求,就不能不有各种教理和修持的体系。一方面也因为寺院的经济基础,日益庞大,佛教徒采取了用宗派形式加强组织,以维持其既得的利益。主要如下:1.慈恩宗。由玄奘和其门徒们所建立,以玄奘曾住过的慈恩寺名宗,也即法相宗、唯识宗。慈恩宗统一了过去摄论师、地论师、涅槃师等种种分歧的说法,特别是在修持依据和方法的议论上,都用新译的资料作了纠正。他们宗奉印度大乘教中从无著、世亲相承而下直到护法、戒贤、亲光的瑜伽一系之说,以《瑜伽师地论》及其附属论书(所谓十种支论)为典据,主张众生种姓各别,改变了过去说‘皆有佛性’的见解。又用‘唯识所现’来解释世界,即从‘唯识无境、境无识亦无’的次第来作契会实相的观行。玄奘自己的主张只配合著他的翻译随时对他门徒们讲说,自己并没有专篇著作。而玄奘门下弟子能人倍多,最杰出的是窥基,对于新译的经论作了将近百部的注,特别在《成唯识论》、《因明入正理论》等重要典籍方面有极其详尽的解释,大大发扬了玄奘译传的新说。接著有慧沼、智周,相继阐扬,遂使此宗达于极盛。但因理论过于繁细,难能通俗,终究归于衰落。2.律宗。律宗的出现仍是由于隋朝之后国家对佛教僧徒的管理逐渐严密,教内也需要统一实行戒律的作法来加强自己的组织,而讲求律学的律师也随之出现。其中道宣继承北朝慧光、智首的系统,专事《四分律》的宏扬。道宣作《四分律戒本疏》、《羯磨疏》、《行事钞》等大部著作,在理论上吸收了玄奘译传的新义,较旧说为长。因为道宣后来居住在终南山丰德寺,所以一般称呼他这一系传承的律学宗派为南山宗。同时还有法砺的相部宗、怀素的东塔宗,对于《四分律》的运用和解释,各有不同的见解,也各成一派。他们的声势虽不及南山宗之盛,但流行经过了较长时期,彼此存着分歧,不得统一。大历十三年(778),由国家发动来调和异议,也未见效,不过最后还是南山畅行,余宗逐渐衰落了。另外,义净一家也锐意讲求律学。他曾费了二十五年的时间,历三十余国,留心关于实行戒律的各种作法,写成记录,从南海地方寄回国内,即称《南海寄归传》。他回国之后,又大量翻译根本说一切有部的广律和十七事等,很想原封不动地将印度有部制度移植过来。但这一制度在中国基础薄弱,显然和习惯相违,只徒有理想,留下了丰富的文献而已。
数据统计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浩学历史网的立场,也不代表浩学历史网的价值判断。

历史人物

更多>>

  • 和熹邓皇后

    和熹邓皇后 -------------------------------------------------...

  • 明宗

    历史 (1329.1-1329.8)在位,在位8月明宗,名和世,元武宗长子。...

  • 商纣

    商纣王(商纣)子寿 在位52年 商纣,姓子名辛,一名受,古音受,纣...

  • 李白

    李白 (701762年),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四川江油人,唐代...

  • (一) 舜帝,姓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号有虞氏,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