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53年 金迁都燕京

时间: 2009-09-06 17:50    来源:         点击:
    天德五年(1153)三月,金朝将都城迁到燕京(今北京),第二年改称为中都大兴府。金原来建都上京(今哈尔滨西南),天德三年(1151)三月,海陵王因为上京地处极北,偏僻而且不便统治,于是决定将都城迁往地点居中的燕京(今北京)。四月,正式下诏宣布将迁都燕京,一面命尚书右丞张浩调集各地民工、匠人扩建燕京城,建造宫室。张浩是辽阳渤海人,精通汉文化。天德三年他受命与蔡松年一起主持营建中都。天德五年,工匠们经过2年的辛勤劳作,终于大功告成。扩建后的中都城周围9里30步,仿照汉人的都城宫室制度。正门叫宣阳门,门内分别设有来宁馆、会馆,用来接待使臣。皇帝宫城在内城,有9重宫殿,总共36殿,以皇帝宫殿为中心。内城的南面,向东有太庙,向西有尚书省。内城西面有同乐园、瑶池等游乐场所。天德五年(1153)三月,完颜亮举行盛大的仪式,浩浩荡荡南迁,进入中都燕京。从此,金朝的统治中心南移到了中都。
废除“南北选”制
    金太宗侵占辽地后,确立了科举制,分别设词赋、经义两科考试,网罗汉人文士。侵占宋朝的河北、河东地区后,由于辽、宋所传儒家的经说不同,分设南、北两科考试,叫做南北选。金熙宗时,南北选各以经义、词赋两科录取文士。完颜亮即位,废除了南北选制和经义科,各地一律考词赋,统一了选取汉官的科举制度。
金开雕《大藏经》
    金代印刷业相当发达,皇统年间(1141~1149),为便于刻印汉文典籍,管理民营的书坊和书铺,除中都(今北京)之外,在平阳(今山西临汾)也设立了专门的雕刻印书机构。平阳府不在要冲地区,战乱破坏较少,此地出产的书籍刻版古称“平水板”,书写工整,雕镂极精,就是南宋著名的精椠刻本亦不能及。大批金代平水本收籍甚至远传到西夏、西辽等国。随着金代平阳刻书事业中心的形成,金熙宗完颜亶于金皇统八年(1148)命平水刻工在解州(今山西运城西南)天宁寺开雕《大藏经》,一直到金大定十三年(1173),前后共历时25年之久,完成刻印佛典6000余卷。1933年,金所刻《大藏经》在山西赵城县(今山西洪洞西北)广胜寺被发现,故称赵城藏,亦称平水藏、金藏。
数据统计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浩学历史网的立场,也不代表浩学历史网的价值判断。

历史人物

更多>>

  • 和熹邓皇后

    和熹邓皇后 -------------------------------------------------...

  • 明宗

    历史 (1329.1-1329.8)在位,在位8月明宗,名和世,元武宗长子。...

  • 商纣

    商纣王(商纣)子寿 在位52年 商纣,姓子名辛,一名受,古音受,纣...

  • 李白

    李白 (701762年),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四川江油人,唐代...

  • (一) 舜帝,姓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号有虞氏,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