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史概述

时间: 2007-05-30 13:38    来源:         点击:
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史概述

在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不少宏伟壮丽的伟大城市,集中表现了古代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多方面的成就,在城市选址、城市供排水、城市交通、防火、城市绿化和风景区、城市规划等方面,都有过卓越的成就和经验。

1、城市发展沿革:商周时期,城意味着国家,受封的诸侯国有权按爵位等级建造相应规模的城。到战国时期,周朝的条令不在起作用,各地按需要自行建城,城市规模和城市分布密度大大提高。秦统一全国后,取消分封诸侯的制度,实行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城市成为中央、府、县的统治机构所在地。以后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这一体制基本沿袭下来。

2、城市选址:中国古代城市选址原则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选择适中的地理位置,即择中原则;考虑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即‘度地卜食,体国经野‘的原则;考虑自然景观及生态因素,提出‘国必依山川‘的原则;考虑设险防卫的需要;考虑水源及交通问题,往往选择水陆交通要冲。

3、城郭之制:从春秋一直到明清,除秦始皇的咸阳外,其他各朝的都城都有城郭之制。城郭之制即‘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内之为城,外之为郭‘的城市建设制度。一般京城有三道城墙:宫城(大内、紫禁城)、皇城或内城、外城(郭);府城有两道城墙:子城、罗城。

4、筑城方法:夏商时期已出现了版筑夯土城墙;唐以后,渐有用砖包夯土墙的例子;明代砖产量增加,砖包夯土墙才得到普及。城门门洞结构,早期用木过梁,元以后砖拱门洞逐渐推广。水乡城市依靠河道运输,均设水城门。此外为防御侵袭,有些城市还设有‘瓮城‘,‘马面‘,城垛,战棚、城楼等设施。

5、都城布局:中国古代有两种城市形式:一种为方格网式规则布局,多为新建城市,受礼制思想影响,如《考工记》中所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实例较多,如北魏、隋、唐的洛阳,隋、唐的长安,元大都与明、清北平;另一种为较为自由的不规则布局,多为地形复杂或由旧城改建的城市,受地形或现状影响较大,所谓‘凡立国都,因天材,穷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实例如汉长安,南朝建康。具体来讲有分为如下几方面的特点:

a、居住区:为加强对城内居民的控制,宋以前各朝均实行里坊制度,即把城内居住区分为许多里坊,内有街巷,四周用高墙围起,设里正、里卒把守,早启晚毕;北宋后由于城市发展而取消,代之以商业街和街巷的布置形式,并用‘厢坊‘或‘保甲‘等组织手段来控制城市居民。
数据统计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浩学历史网的立场,也不代表浩学历史网的价值判断。

历史人物

更多>>

  • 和熹邓皇后

    和熹邓皇后 -------------------------------------------------...

  • 明宗

    历史 (1329.1-1329.8)在位,在位8月明宗,名和世,元武宗长子。...

  • 商纣

    商纣王(商纣)子寿 在位52年 商纣,姓子名辛,一名受,古音受,纣...

  • 李白

    李白 (701762年),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四川江油人,唐代...

  • (一) 舜帝,姓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号有虞氏,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