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经

时间: 2013-02-27 18:33    来源:         点击:
      郝经(1223——1275):字伯常,陵川(今山西晋城)人。在元忽必烈时先后做过昭文馆大学士、司徒、等职,受封冀国公爵位。郝经家世业儒,其祖父郝天挺系金末元初大儒元好问之师。郝经本人,则深受元好问的影响。
   郝经反对“华夷之辨”,而推崇“四海一家”的思想,主张天下一统,结束自唐朝末年以来的分裂状态,但又反对不同族群之间的等级观点。郝经又主张凡事不必尽都师法古人,提出“不必求人之法以为法”,认为“三国六朝无名家,以先秦二汉为法而不敢自为也;五季及今无名家,以唐宋为法而不敢自为也”强调书人写文章时应当“皆自我作”。体现了强烈的知识文子思想自由和创新的意识。
   初读书时,郝经喜好诗文。1238年,蒙古汗国首次在中原考试儒士。郝经曾有心“决科文”应试。但其父却教导他说,“汝学所以为道非为艺能也,为修身非为禄养也”。郝经于是转而以“道德之理,性命之原、经术之本”为其先务。“上溯诛泅,下迨伊洛诸书,经史子集靡不洞究”,为其一生奠定了坚实的学识基础,并树立了“以复兴斯文、道济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他曾自述其志说,“不学无用学,不读非圣书,不为忧患秽,不为利益拘,不务边幅事,不作章句儒”。
   当时蒙古汗国已经征服了漠北、西域、中原、东北、西南等各地,天下十分已经占其九,唯有东南方面与南宋敌对。为了征服南宋,元宪宗蒙哥率军亲征,结果战死在钓鱼城下。蒙哥的死,使得蒙古汗国立即陷入却处于内乱之中。统治中原的忽必烈在中原的贵族和大臣的拥护下,即位称帝,是为元世祖;而统治漠北和西域的贵族们,也拥立了忽必烈的弟弟阿里不哥为大汗。
   忽必烈称帝后,首要大事就是要对付来自漠北和西域方面的一些蒙古贵族的反对,所以希望南方保持稳定;另一方面,忽必烈比较推崇儒家思想,希望可以对江南檄而定,既提高自己的代表的儒家思想的地位博得美名,又避免社会经济受损,获得实利;另外,忽必烈为蕃王的时候,曾经与南宋的宰相贾似道有过“君子协议”,贾似道曾经承诺与蒙古议和称臣并缴纳岁币之事。因此,忽必烈希望与南宋达成正式的议和,并且认为这次议和是理所当然会成功的,关键是要派出一个不至于刺激南宋民族情绪,又在蒙古方面有足够份量的人物去议和。在这样的背景下,郝经作为天下一家思想的主要代表,成为最适合的人选,被派遣为国信使与南宋谈判。
   郝经到了真州(今江苏仪征),就先派副使带信给贾似道。但是郝经万万没想到的是,贾似道当初与“忽必烈”的“君子协议”是背皇帝答应的。事实上贾似道不仅没提与忽必烈议和之事,反而吹嘘在自己的领导下,宋军取得大胜把长江一带敌人势力全部肃清了。宋理宗听信了贾似道的弥天大谎,认为贾似道立了大功,专门下一道诏书,赞赏他奋不顾身,指挥有方,立刻给他加官进爵。听说郝经要到临安来,贾似道怕自己的骗局露馅,赶快派人到真州把郝经扣了起来。
   忽必烈听到这个消息,虽然愤怒异常,但当时要全力对付阿里不哥等来自漠北和西域的威胁,只好暂时把南宋之事暂时搁了起来。
   郝经出使之前,曾经有朋友劝他不要去,恐怕会有危险,但是郝经说:“自南北构难,江淮遗黎,弱者被俘略,壮者死原野,兵连祸结,斯亦久矣。圣上一视同仁,务通两国之好,虽以微躯蹈不测之渊,苟能弭兵靖乱,活百万生灵于锋镝之下,吾学为有用矣。”可见,他在出使之前,已经想到了自己是以微小的身躯跳入无法测度的深渊,危险是无法想像的。但是,为了当时江淮一带的百姓可以不再遭受兵灾之苦,即使再危险,他也要去。结果,不幸被友人料中,一代鸿儒遇到了无赖泼皮,有天大的阁下理讲不清楚,真的成了阶下之囚。
数据统计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浩学历史网的立场,也不代表浩学历史网的价值判断。

历史人物

更多>>

  • 和熹邓皇后

    和熹邓皇后 -------------------------------------------------...

  • 明宗

    历史 (1329.1-1329.8)在位,在位8月明宗,名和世,元武宗长子。...

  • 商纣

    商纣王(商纣)子寿 在位52年 商纣,姓子名辛,一名受,古音受,纣...

  • 李白

    李白 (701762年),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四川江油人,唐代...

  • (一) 舜帝,姓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号有虞氏,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