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为何认定萧何为大汉帝国第一功臣(图)(2)

时间: 2011-08-06 00:01    来源:《大风歌(下)》    王立群     点击:
  正所谓,分封是对过去的补偿,座次是对未来的铺垫。   大汉建立了,需要有人来管理,如此庞大的国家,谁来担此重任最合适呢?   是立下军功的功臣吗?理应是。但百官之首的丞相可不是一般将领当得了的,岗位职责要求这个人需要熟悉法律、懂得管理。这个人,是一直备受敬重的张良吗?不是。是战功显赫的曹参吗?看来刘邦也不大放心。是深受信任的周勃吗?刘邦很清楚,周勃只是一位将才。几经考量之后,萧何最终脱颖而出,被刘邦视为最合适的人选。   这是刘邦本人的意愿吗?那是必须的。还有谁参与了考量呢?应当还有张良。据《史记·留侯世家》记载:“留侯从上击代,出奇计马邑下。及立萧何相国,所与上从容言天下事甚众。”可见,刘邦与张良讨论过丞相人选问题,选用萧何为相到底是张良首议,还是刘邦提出并征求张良的意见,我们无从考证。但张良的确是参与过讨论的。刘邦最看中的是萧何处理国事的能力和忠诚之心。历经这么多年的战乱,萧何的表现足以说明一切,其他任何人都无法超越。   更重要的是,萧何原是沛县“主吏掾”,熟悉秦帝国的法令制度。刘邦入关后曾颁布过两条重要法令:一是“约法三章”,二是秦帝国原有基层官吏全部留用(诸吏人皆案堵如故)。   秦帝国的基层官吏对相关法令条文了如指掌,留用他们便于国家治理。除此以外,刘邦废除了无理的秦朝苛法,而维持社会秩序的法令制度都一律保留。今天,我们从出土“睡虎地秦简”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到,秦法基本完整地被沿用于汉法之中。保证这套法令得以执行的是大批执法娴熟的秦帝国职业官吏们,统领这批官吏的最佳人选,只能是萧何。   当年,萧何在秦泗水郡吏卒考课中名列第一,秦御史甚至想调他进入关中任职,被萧何坚拒。这足以证明,萧何完全具备出任国家最高行政长官的优秀资质。而军功显赫的曹参毕竟是“狱吏”出身,在这些方面显然不如萧何有实力。   刘邦力排众议,最终选定萧何为最高行政长官,潜在意图是想昭告天下:在战争体制下军功不菲的功臣们,已经得到了相应的物质补偿。   汉十二年三月,黥布叛乱被平定后,刘邦发布过一封著名的诏书:   我称帝已经十二年了(其实只有八年),曾经与天下豪杰共同打下了天下,现在则共同享有天下。有功之臣,上封为王,次封为侯,最不济也有封地。重臣的亲属们,有的也被封为列侯,而且允许他们自己安排吏员,征收赋税。公主封为列侯。凡是有食邑的人都有印信,赐予大宅。两千石的高官,迁居京城长安,安排合适的宅第。随我入蜀汉、定三秦的人,都世世代代免除徭役。我对天下功臣可以说是没有亏欠了。如果有谁不讲信义,背叛国家,擅自起兵,天下将共讨之。   这封诏书虽然写得很晚,但它所表达的想法,在高帝六年分封列侯、排定座次时就已显现。可见,在刘邦心中,功臣们立下的大功,在分封时都已悉数回报,此后两清,谁也不再亏欠谁。   最后,萧何善于保全自我。   楚汉战争期间,刘项在荥阳一线相持二十八个月。这段时间,刘邦将整个关中都交给萧何管理(上以此专属任何关中事),这一举措赋予萧何极大的权力,当然,萧何也干得极有成效。汉三年,刘项在荥阳依旧僵持不下,刘邦多次派使者慰问萧何。明眼人或许都能看这中间的玄机,萧何却并未有所觉察。后来,萧何手下一位鲍姓门客(鲍生)提醒他说,大王在前线御敌,风餐露宿,辛苦得很,却屡次派使者慰劳在后方的你,说明汉王已经对你起了疑心(有疑君心也)。考虑到你现在的个人处境,不如把子孙、堂兄弟中能够打仗的全送到前线去,汉王一定会更加信任你(上必益信君)。萧何一点就通,立马照办。等他的子孙、堂兄弟赶到前线大营,“汉王大悦”。   “鲍生”的分析有没有道理呢?有!最后“汉王大悦”足以说明他看得极精准。   刘邦和萧何不是私交极深吗?他为什么会怀疑萧何?   这也是没办法,谁让萧何的权力如此之大呢!他和张良、陈平不同。张良只是在刘邦身边出谋划策,当个参谋,没有什么实权。陈平有一定的权力,但也不大。萧何则是奉汉王之命管理整个关中、汉中、巴蜀区域,这个权力是什么概念?一个完整的汉王国!萧何就是候补汉王、代理汉王。   刘邦在前线疲于奔命应付着项羽大军,整个后方不得不全撂给了萧何。虽然他很了解萧何,知道其忠诚能干,即使如此,也无法彻底安下心来,毕竟是好大一片江山啊!当萧何把自己成年的子孙、堂兄弟们全都送到前线,实际上是送给刘邦当人质的,最后换来“汉王大悦”,多么不易啊!这不仅使得刘邦彻底放心了,还让刘邦暗自赞叹,很欣赏萧何的智慧。不需要多说什么,这个萧何就能心领神会,汉王怎会不大悦呢?其实背后的功臣应该是“鲍生”,这位名不见经传的读书人。   这件事情过后,整个楚汉战争期间,刘邦再也没有猜疑过萧何。   在“善解人意”方面,其实萧何也是有过人之处的,特别是在应对刘邦的猜忌的时候时,他比韩信要高明很多!汉初“三杰”,张良是永远不会受到刘邦猜忌的,韩信因备受猜忌而一错再错,萧何因为和刘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躲过了灭顶之灾。   忠心耿耿仍屡遭猜忌   萧何一生忠心耿耿,心无二致不说,危难时候还总能挺身而出。早在起义开始之前,刘邦不拘小节、惹是生非的性格让他吃了好几次亏,幸好萧何时刻准备,处处维护,即便如此,刘邦最终还是惹了官司。官府抓不住刘邦,吕雉便成了替罪羊,进了深牢大狱,幸亏有任敖相助,吕雉在狱中才没有受折磨。后来刘邦成为泗水亭长,也算是混进了体制内。每次出差,萧何都比其他人更关照他。沛县起兵,萧何更是二话不说率全族人参加,这着实令刘邦感动万分。如今的萧何可谓名利双收,登上了权力金字塔的塔尖,依靠的就是刘邦这个坚挺的后台。   然而,人们的生存状态一旦有所改变,很多事情也会随之变化,尤其是心态。处在权力中心位置的萧何,不但掌握了大量实权,更在广大群众中,特别是关中百姓中,极具号召力与影响力!这样的局面让刘邦忐忑不安起来。   两人关系那么铁,难道就不能消除刘邦对萧何的戒备吗?   当然不能!所有的戒备都源自权力和影响力。显然,影响力最终会转化为权力。归根结底,萧何的势头威胁到刘邦的最高权力了。   每一次萧何都能有效化解刘邦对他的猜忌。   萧何一生经历过三次重大的信任危机。   第一次即是汉三年那次,萧何听取了“鲍生”的建议,以自己的子孙、堂兄弟为人质换来了“汉王大悦”。   汉十一年是第二次,萧何听了他的意见,顺利渡过危机。   汉十二年的第三次信任危机,萧何也顺利渡过了。   萧何的善于自保不仅表现在处理君臣关系上,更表现在与诸侯的相处中。最典型的事件就是他临终之时能够抛弃私人成见,举荐曹参继承相位。   曹参和萧何本来是老战友,两人结怨正是缘于这次的排名活动。惠帝二年,萧何走完了他的一生。临终前,惠帝亲自前去探视,询问萧何说,您百年后谁可以代替您成为国相呢(君即百岁后谁可代君者)?萧何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说,没有人比君主自己更了解臣子(知臣莫如主)。惠帝再问,曹参怎么样(曹参何如)?萧何连连点头说,皇上选对人了,我死了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   这番对话为萧何的一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也给他留下了“不计私嫌”的雅名。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萧何在经历了这么多事故变迁之后,为人处世是多么小心谨慎——惠帝此时刚刚十八岁,就算是临终之时,萧何也不愿直抒胸臆,非要等皇上自己点出曹参,才表态全力支持。   萧何购置房产,一定要买在最荒僻的地方。而且,从来不买有高大围墙的宅子。他说,后代贤能,会学习我的节俭;后代不贤,这种房子也不会被势家大族盯上夺走。   相权与君权的矛盾总是在不断协调中相互博弈着,因此即便是与刘邦私交甚笃,萧何也免不了屡遭猜忌。各侯为求自保,处心积虑,甚至不择手段,虽然令人不齿,但与他们相比,萧何总归算是善始善终了。   至此,我们用了九章的篇幅详细讲述了刘邦分封列侯的情形。目的有两个,一是说明刘邦是遵守承诺的人;二是说明刘邦构建了一个受封集团。兑现承诺是为了赢得功臣派的支持,这一派对于巩固西汉政权关系极大,毕竟功臣派是刘邦政权的基石。而且,当时异姓诸侯王出现叛乱时,刘邦成功利用受封集团打败了异姓诸侯王。那么建汉后,除了大封列侯,为了巩固刘姓江山,刘邦还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class=’page’> 2 下一页
数据统计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浩学历史网的立场,也不代表浩学历史网的价值判断。

历史人物

更多>>

  • 和熹邓皇后

    和熹邓皇后 -------------------------------------------------...

  • 明宗

    历史 (1329.1-1329.8)在位,在位8月明宗,名和世,元武宗长子。...

  • 商纣

    商纣王(商纣)子寿 在位52年 商纣,姓子名辛,一名受,古音受,纣...

  • 李白

    李白 (701762年),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四川江油人,唐代...

  • (一) 舜帝,姓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号有虞氏,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