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54~369年 桓温北伐

时间: 2010-04-09 23:13    来源:         点击:
    为收复中原提高个人威望,354年二月桓温率四万大军从江陵出发,经襄阳,出武关,越秦岭,向关中进军,讨伐由氐族人苻氏建立的前秦政权。这是桓温第一次北伐。前秦王苻健派太子率五万大军抵御晋军。这年四月,桓温率军与秦军大战于蓝田,打败了秦军,进军灞上,抵达前秦都城长安的郊区。当地老百姓纷纷牵牛担酒前来犒劳晋军。老人流涕道:“不图今日复见官军~”六月,桓温因军中缺粮,被迫从潼关退兵。秦军跟踪追击,晋军损失一万多人。356年六月,桓温进行第二次北伐,从江陵发兵,向北进军。八月,桓温挥军渡过伊水,与羌族首领姚襄军战于伊水之北,大败姚襄,收复洛阳。桓温在洛阳修复了西晋几个皇帝的陵墓,又多次建议东晋迁都洛阳。但是东晋朝廷只求苟安东南,无意北还,又对桓温的北伐抱消极态度,桓温只好退兵南归。到359年,中原地区被慕容氏的前燕政权所占领。363年,桓温被任命为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第二年又兼扬州刺史。桓温身为宰相,又兼荆扬二州刺史,东晋大权全掌在桓温之手。369年,桓温利用执掌的权力,发动了第三次北伐,讨伐前燕政权。这年四月出发,六月到金乡(今山东金乡)。桓温率水军经运河、清水河进入黄河,一直进军至枋头(今河南浚县西南,薄酒重要渡口)。前燕王任命慕容垂为大都督,率五万军队前往抗击,另派将领截断晋军粮道。晋军与燕军数战不利,粮道又被截,储备将竭。桓温被迫撤军,从陆路撤还。慕容垂率8000轻骑兵追击,打得晋军溃不成军,斩晋军三万余。桓温败归后,所收复的淮北土地重又丧失。
后赵灭亡
    后赵太宁元年(349)四月,后赵皇帝石虎病亡后,后赵大乱,诸子争权夺利,自相残杀。350年,石虎养孙冉闵(即石闵)乘政局混乱,杀石鉴,自称皇帝,改元永兴,国号大魏,史称“冉魏”。石鉴死后,石祗(石虎子)于襄国即帝位,并改元永宁。永宁二年(351)三月,石祗派大将刘显率军七万进攻邺城,为冉闵所败,刘显于是投降冉闵,并于四月杀死石祗及丞相石炳、太宰赵庶等十余人。至此,后赵灭亡。后赵自石勒称赵王,经历了石弘、石虎、石世、石遵、石鉴及石祗等七主,共32年。
明光铠出现
    明光铠的主体结构和两当铠相同,也是“其一当胸,其一当背”,在肩上用带子前后相连。不同的是这种铠甲胸前和背后各有两个大型金属圆护,很像镜子,太阳一照,明光闪闪,因而称为明光铠。明光铠较之两当铠精坚程度大为提高,对人体突出的关键部位的保护也更加完善。尽管它在三国时期就已出现,到了南北朝时也仍然比较珍贵。北齐与北周在邙山的一次战斗中,北周将领蔡佑就披着这种防护能力较强的铠甲参加战斗,“佑时着明光铁铠,所向无前。敌人咸曰:‘此是铁猛兽也’,皆遽避之。”(《周书·蔡佑传》)北魏以后,明光铠日益盛行,逐渐取代两当铠而成为铠甲中最重要的类型,直到隋唐时期仍是如此。这是对中国古代甲胄发展的总结。火器出现后,仅用于抵抗冷兵器的铠甲便开始哀落了。
数据统计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浩学历史网的立场,也不代表浩学历史网的价值判断。

历史人物

更多>>

  • 和熹邓皇后

    和熹邓皇后 -------------------------------------------------...

  • 明宗

    历史 (1329.1-1329.8)在位,在位8月明宗,名和世,元武宗长子。...

  • 商纣

    商纣王(商纣)子寿 在位52年 商纣,姓子名辛,一名受,古音受,纣...

  • 李白

    李白 (701762年),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四川江油人,唐代...

  • (一) 舜帝,姓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号有虞氏,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