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三国文化:吉川英治与《三国志》(2)

时间: 2009-10-14 19:55    来源:《日下书》    李长声     点击:

吉川英治说:“孔明一死,呵笔的兴致和气力顿时都淡弱了,无可奈何。”不仅是他,几乎所有日本制“三国志”都是到“星落秋风五丈原”(土井晚翠的名诗,充满伤感,构成日本人对诸葛亮的感情基调)便戛然而止,这可能造成了中国文学研究家中野美代子所说的“中国人喜欢张飞而日本人喜欢孔明”。她还说,“近于妖”(鲁迅语)的孔明更符合日本人避免明确性、有点喜欢神秘气氛的特质。曾有过调查,诸葛亮是中学生心目中的第九位英雄人物。多少年来,诸葛亮的事迹对日本人的忠孝观念、道德涵养有极大影响。

吉川英治之外,还有一些现代作家写有各种各样的“三国志”小说,如武侠小说家柴田炼三郎的《三国志》、历史小说家陈舜臣的《秘本三国志》等,但都远不如吉川英治的《三国志》普及。

吉川英治生于一八九二年,七岁开始接触《十八史略》等汉籍,十岁就热衷给杂志投稿。因家道中落,十一岁辍学,从此干过印刷工、修船工、画匠、记者等种种营生,同时自学不懈,据说把百科事典读过五十来遍。三十四岁时在《大阪每日新闻》上连载《鸣门秘谱》,一举成名。评论家、小说家木村毅(一八九四~一九七九年)甚至认为他“超过法国的大仲马”。笔耕五十年,多数作品是“故事新编”。一九六二年去世,使数学家、随笔家冈洁“觉得大东京都褪色了”。生前身后,全集一再出版,最新版本是讲谈社一九八四年出齐的“吉川英治全集”,计五十八卷,责任编辑是他儿子。吉川英治的名字不曾从读者的书单上消失过,每代人都爱读,尤其是走上社会的男子汉们。就经久不衰这一点来说,能够和他比肩的只有大文豪夏目漱石。代表作《宫本武藏》在美、英、法、德等国翻译出版,颇为畅销,欧美人想从中窥探日本人的哲学思想。倘若把吉川英治《三国志》和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对照来读,加以研究,一定很有趣,中国人和日本人的差异会显现无遗。吉川还写有《新·水浒传》,一九五八年一月开始在讲谈社月刊《日本》上连载,惜其未竟,终成绝笔。在随笔《小说的题材》中他说过:“写完《新·平家物语》,有了空闲,于是这个夏天在轻井泽重读自少年时代就耽读的《西游记》,得以展开幻想的翅膀,其乐陶陶。”他也曾打算写一部《现代版·西游记》来的。

吉川英治《三国志》至今仍是人们的必读书,但近几年的“三国志热”却更为现代化。这股热潮兴起于一九八三年NHK电视台播放木偶剧《三国志》(此前还播放过动画片),而后电子游戏《三国志》上市,更推波助澜。不过,“三国志”的战斗历时二百多年,人物超过三百多个,玩电子游戏不易掌握,难以尽兴,所以,尤其是大学生,更喜欢看漫画《三国志》,不仅看起来津津有味,而且还可以收集电子游戏机攻略所需要的资料。这套漫画的作者是横山光辉,共六十卷。中央公论社曾翻印香港版三国演义漫画,似销路平平,大概是因为没有像《中华料理》那样改造得适合日本读者的口味吧。

日本人读三国自有日本人的读法。有人这样说:《三国志》的最大魅力是谋士的活跃,在今天的日本企业里许多经理所苦恼的就是缺少这样的谋士。决定重大方针之际,征求干部们意见,得到的往往是评论家式的答复,什么“我认为成功率约有百分之六十”之类,而“三国志”的谋士们积极地献策、争论、劝诱,掉脑袋也不悔,这正是今天日本所需要的。日本人把《三国志》读成人生训、处世方、成功法、组织学、领导术、战略论等等,尤其被经营者奉为座右之书。我们的《三国志通俗演义》问世有六百年了吧,而今似乎也不妨试试日本人的读法,出版一些《三国志与人学》、《三国志的统筹学》之类的书。

数据统计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浩学历史网的立场,也不代表浩学历史网的价值判断。

历史人物

更多>>

  • 和熹邓皇后

    和熹邓皇后 -------------------------------------------------...

  • 明宗

    历史 (1329.1-1329.8)在位,在位8月明宗,名和世,元武宗长子。...

  • 商纣

    商纣王(商纣)子寿 在位52年 商纣,姓子名辛,一名受,古音受,纣...

  • 李白

    李白 (701762年),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四川江油人,唐代...

  • (一) 舜帝,姓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号有虞氏,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