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民间习俗和传统活动

时间: 2010-02-20 14:00    来源:《2005金鸡报晓贺岁书:中国节》    >李露露     点击: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的开始,或称元旦。这是一年中的第一天,故又称元日、元辰、端日。近代使用公历后,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新年,定为元旦,而称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春节是中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但是春节不仅是一天,而是若干时日,一般都到初五,有的地方要过到正月十五,甚至到正月底,活动也极其丰富。    (一) 迎年    迎新年的活动,远在腊八后就筹备了,如买年货、写对联、做年糕等。无论过节还是喜庆,都祈求富贵平安、亲人团聚。春节更不例外,外出者纷纷归来,家家户户要吃团圆饭,饮屠苏酒,以示家庭团结,和睦相亲。    春节时必须祭祖,缅怀自己的祖先,激励后人。正月初一要把祖先牌位供在正厅,或者挂有象征祖先的“神马”剪纸,摆上供品、蜡烛、香等物。除在中堂、祠堂祭祖外,也有上坟祭祖的,俗称墓祭,主要是在坟地烧香、上供、叩拜。近代一般是到亲人的墓地祭拜。祭祖以后,根据历书所示吉利方向,点燃灯笼,奉香鸣爆竹,开门出行,摆上供品,迎接喜神。接着人们向喜神方向走去,遇庙烧香叩拜,祈求一年的吉利。为喜神设的供品多为甜料——红枣、冬瓜、花生、糖果等。由于春节是大吉大利的日子,古代地方官又多向皇帝献媚,所谓“灵草嘉禾”就是一例。民间还有春节插芝麻秆。   过春节要放爆竹。爆竹有悠久的历史,原来以竹节置火中烧烤而爆出巨响,用于驱鬼避邪。爆竹种类很多,有单响、双响、三脚炮、二踢脚、多响爆竹、大龙炮、水鸳鸯、老鼠炮、冲天炮等等。爆竹起源于避邪驱鬼,后来又增加了除旧年、卜来岁等巫术意义,甚至成为祈求平安的象征。但是燃放爆竹容易伤害人体,又会污染环境,现在有些城市已禁放爆竹,因而出现不少代用品。    (二) 拜年    春节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拜年,又称走春、探春。过去如果主人亲戚朋友多,拜不过来,就由仆人送名片,或送福字,这是上层社会拜年“泛爱不专”的反映。在拜年时,受拜之人往往给晚辈压岁钱。民间拜年对上层社会也有一定影响。在明清时期宫廷内也流行团拜。《点石斋画报》中的清朝官府新年团拜图就是上述官场活动的记录。此活动至今仍在民间流行。   (三) 节日活动    春节并不限于正月初一这一天,其实包括正月里的许多活动。    在湖南、江西交界的万石山地区,初一要到井里打水,沏茶上香,过敬水节。
数据统计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浩学历史网的立场,也不代表浩学历史网的价值判断。

历史人物

更多>>

  • 和熹邓皇后

    和熹邓皇后 -------------------------------------------------...

  • 明宗

    历史 (1329.1-1329.8)在位,在位8月明宗,名和世,元武宗长子。...

  • 商纣

    商纣王(商纣)子寿 在位52年 商纣,姓子名辛,一名受,古音受,纣...

  • 李白

    李白 (701762年),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四川江油人,唐代...

  • (一) 舜帝,姓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号有虞氏,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