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到台湾的中国稀世珍宝(1)

时间: 2011-10-01 01:43    来源:未知    点击:

查看原图

英国馆藏的中国部分文物
  • 铜器(商代早期-兽面纹觚)——觚属礼器中的酒器,盛酒用。本觚的腹部,饰有带状 而前后相同的兽形纹,其形中央作兽面,躯干左右平张,如一头双身状,上下作二分法 ,其上是背脊及上卷尾,其下是腹部与足,整体平雕式图案化的简单形动物纹饰,可能 是牛的变形。在三五○○年前的艺术家,能将动物的形态,经过写实的描绘,再予变形 简化成图案纹饰,其创作求美的心路历程,诚非一蹴可几。
  • 殷墟中期/蟠龙纹盘高——圆腹圈足,足下有外凸圈足座。盘面饰龙纹蟠绕于中心,蟠 龙外围有鱼纹、夔龙纹及鸟纹围绕。盘外面上层饰夔纹,上有如棱脊的平面纹饰;圈足 上饰俯首夔纹,下有如棱脊的平面纹饰。纹饰在盘面的布局与母题基本上与妇好盘 (M5:777)近。盘外有一小环及二小环,各对准盘面大龙首的上下鼻梁,共形成一中轴线 。与之相交的另一中轴线,左右上下有兽首。考古资料显示,商代墓葬出土有水器盘者 并不普遍,在殷墟中期时它似局限在稍大型且铜容器较多的墓葬。
  • 西周晚期/毛公鼎——毛公鼎是中国二千八百多年前的一件宗庙祭器。它的内壁铸有五 百个字的长铭,是现存商周两代七千多件有铭文的铜器中,铭文最长的一件。铭文的内 容可分成七段,大意是说:周宣王即位之初,亟思振兴朝政,乃请叔父毛公为其治理国 家内外的大小政务,并饬勤公无私,又令毛公族人担任禁卫军,保护王室,最后颁赠厚 赐,毛公因而铸鼎传示子孙永宝。由内容推测,毛公鼎应铸于周宣王元年(公元前82 7年)时,其铭文是可凌驾于〔尚书〕的一篇西周真实史料,是研究西周史最珍贵的文 献,也因此毛公鼎可称是举世的瑰宝重器。
  • 西周晚期/宗周钟——商代,钟形乐器大多数是口部朝上,钟体用长柄支起后再敲奏; 西周开始,渐渐改为钟口朝下,钟柄加环悬挂而奏,成为惯见的「甬钟」形式。宗周钟 便是甬钟的代表。宗周钟外形上最大的特征,是钟身两面共装饰36枚高突的长形乳丁 纹,极尽华丽醒目。此钟音质浑厚宏亮,有宗庙庄严气概。
  • 西周晚期/散氏盘——散氏盘的造形、纹饰均呈现西周晚期青铜器简约端正的风格,而 它最吸引人注意的还是铭文。散氏盘的铭文共三百五十七字,全篇记载西周时,散、(ㄘ ㄜˋ)两国土地纠纷的事。大意是说:国侵略散国,后来议和。和议之时,国派出官员十 五人来交割田地及田器,散国则派官员十人来接收,于是双方聚集一堂,协议订约,并 由国官员对散人起誓,守约不爽。人将交于散人的田地绘制成图,在周王派来的史正仲 农监交下,成为散两国的正式券约。
  • 宋/汝窑/莲花式温碗——汝窑,为冠绝古今之中国磁器名窑。汝窑曾为宫中用器,因 采覆烧的方式,故口有缺陷,因而有「宫中命汝州烧造青瓷」之举,汝窑之入选,支烧 满釉应是原因之一。支烧另一用处为防止器底塌陷,汝窑所用支钉细小,所留钉痕状似 芝麻,器底五支钉痕即是,也就是俗称的「芝麻钉」。釉面细碎纹路,更有「蟹爪痕」 之美名。莲花温碗,以其典雅造型,温柔不透明釉色,在传世不多之汝窑器中,更显珍贵。
  • 宋/定窑/婴儿枕——宋、金时小瓷枕广为流行,有最简单的长方形,亦有动物造型的 ,如虎形枕,及状似如意云状,取其吉祥意的如意枕,本件婴儿枕为其中造型较为繁复 者。宋代婴儿纹样极为流行,传世宋瓷中,北方青瓷系、景德镇影青瓷、技法繁杂的磁 州窑系以及本件所属的定窑系,均可见以婴儿或孩童嬉戏为纹样的作品。 院藏同型婴儿枕两件,北京故宫亦有一件,三件造型一致,均以模印成型,除在细部纹 饰技法、纹样、部位及尺寸略有差异外,在面貌、衣饰皱褶几乎一致,想当时应有一共同样本,提供模制。
  • 元/钧窑/天蓝紫斑如意枕——瓷枕作如意型,器内中空,胎骨厚重。通体罩施天蓝色 釉,天蓝釉层中则浮现似变形虫的紫色斑纹。陶瓷枕的烧造隋代已出现,瓷枕有作为寝 具及丧葬的用途。宋朝留传的诗文也透露触之冰凉的瓷枕适用于夏季,文人常互相馈赠以传递友谊。
  • 明/永乐/青花蟠龙天球瓶——青花在中国元代中期,也就是十四世纪左右,已达精美 地步。但元末明初一度衰退,色彩变的灰暗。直到十五世纪的永乐、宣德,青花瓷艺又 再度回复鲜艳的色泽,广受好评。因此,永、宣的青花磁遂成后世仿制对象。同形器在 故宫博物院共藏四件,其中一件隙地为朵云纹,而土耳其TopkapiSaray Museum亦有类似 藏品,不同之处在其龙纹留白而背景为青色的波涛纹。TopkapiSaray藏品上那种主纹留白的作法,俗称反青花。
  • 明/成化/斗彩鸡缸杯——成化瓷品,胎薄釉润,娇巧玲珑,青花色淡平实,用笔柔和 ,与前期相较,前强劲,后柔丽,各具风韵。而以青花描绘轮廓,和谐套配各种釉上色 彩,即所谓「斗彩」。有鸡纹二组,以奇石花卉间隔。一组公鸡在前,昂首护卫,母鸡 在后低头觅食,三仔鸡围绕在旁,张口展翅,似为妈咪觅得食物而欢呼。另一组亦采二 老三少组合,母鸡振翅低头,正奋力与猎物搏斗,前立一小鸡为母加油,并作充分准备 ,随时可加入战阵,也许母鸡振翅奋战,惊动了在前护卫的公鸡,蓦然回首,关爱之情 不言可喻,另二仔鸡则嬉戏于花丛下,怡然自得。釉上色彩有红、黄、褐、绿等,浅染 深描,或是二色重迭,搭配巧妙,架构了一幅活泼生动,祥和乐利的天伦图。
  • 明/万历/五彩龙凤大盘——明神宗万历时期,官方手工业喜爱制作五彩缤纷的作品, 以寓意吉祥为要,而题材琐碎。以本件开光中的穿花龙凤为例,龙凤都只是形式化的外 型,缠枝番莲也只拘谨的勾描外廓再填色,笔致柔弱稚拙,似乎只是依样葫芦,虚应故 事;但其仍尽量保持官样的原貌,官土轻薄洁白,釉色莹亮,色料淘洗匀细,其繁复多 彩、色调喧哗,以及细碎的填染,反而成为此时期让人惊艳的特色。
  • 清/雍正/珐琅彩蓝料山水把壶——珐琅彩瓷,始创于清康熙,以铜胎珐琅器为蓝本, 式样单纯。雍正六年后,珐琅彩料由原本从国外进口,转而开始自制。由于彩料的关系 ,珐琅彩瓷的纹饰取材得以不受拘束,除花鸟、人物、山水外,画面还刻意留白以加题 诗句、闲章,将「诗、书、画」的韵味汇集于器物创作中。本件以繁密娇艳的百花为地 ,衬托宁静、素雅的蓝色山水,「闹中取静」的视觉效果,似乎在阐述以简驭繁的美学 观。器底以蓝料书宋体印章式款「雍正年制」四字,此种形式亦成尔后瓷器写款常用的模式。
  • 清/乾隆/粉彩图案花卉镂空大盘——此件以红彩书「大清乾隆年制」篆字款。应是乾 隆帝退位当太上皇时仍使用乾隆款特别烧造的器物。这段时期一方面以书「乾隆年制」 红款作品进呈乾隆,另一方面也以红款书「嘉庆年制」进呈当朝的嘉庆皇帝,因此有时 往往有造形、画风、色彩、风格相似的二个不同年款的作品产生。
  • 新石器时代晚期/红山文化/带齿动物面纹玉饰——青缘玉,尚称温润莹透,器表因久 埋于土中,略显粗涩。近年来,在分布东北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了三件带 齿动物面纹玉饰。综合出土器、流散品等资料可知,这类玉饰的「牙齿」多作尖锥形, 只有在较晚期的墓葬中,才出土方扁形牙齿的面纹玉雕。本作品不但牙齿完全扁薄方平 。且大眼两侧的横出部份,也发展的比较方平,肯定出自有意识的经营设计,才能创造 出如此协调而有整体感的造形,应是红山文化晚期的作品。
  • 商/玉鸟形佩——由文献资料可知,古人在祭典上,常持拿着上端饰玉器的「玉梢」来 歌舞,这件玉鸟纹佩,或即是玉梢上端所的玉饰吧!龙与鸟都是古人信仰中的神灵动物 。由神话资料可知,东夷族群相信,上帝派遣神玄之鸟,来到世界降生了他们氏族的始 祖。所以东夷族群的玉雕上,常有各种玄鸟─凤、鹰、枭、燕的花纹。商王朝的统治者 ,本属东夷族群。院藏的这件玉鸟形佩,可能是商代贵族所用的玉饰。它既可点缀华丽 ,烘拖富贵,又象征贵族们具有神灵动物的禀赋。
  • 战国/龙形佩(一对)——为典型的战国风格。考古出土以及流散或传世的,成对战国玉 龙形佩为数甚丰,但鲜有尺寸如此长大,而品相端庄,雕工精致的佳品。这应为当时最 高级的贵族,始能拥有的,象征身份的玉佩。
  • 宋/真宗/禅地玉册及玉嵌片——「封禅」,在中国政治制度中,可说是最盛大,但也 争议最多的一项典礼。民初疑古派的史家认为,这纯粹是战国至秦汉间,齐儒凭空杜撰 ,并为好大喜功的君主利用来巩固政权、夸侈政绩的活动。「封禅」最令人质疑的,还 是祭典中的祝祷文,在唐玄宗以前的历代史书内,均未见记载。唐代名臣贺之章将此现 象解释为,封禅帝王所求不外为长生登仙等私欲,故外人莫知之。民国二十年,马鸿逵 将军率领军队驻扎于山东泰安,无意间发现一座五色土坛,并从其中得到两套玉册。玉 册上分别镌刻着唐玄宗及宋真宗禅地之祝祷文。两套玉册的出土,正可以补足刊正史籍 的阙如与错植,是非常珍贵的第一手史料。
  • 宋─明/玉荷叶杯——此设计与浙江衢洲南宋史绳祖墓出土的一只白玉荷叶杯相似,只 是本器的手法更见成熟。本器的附件紫檀木座,以多层次镂雕作一把莲状,花叶秀美清 雅,益添玉杯之风采。文豪苏东坡曾谓晨饮为「浇书」,婉转而幽默的表达出知识分子 不得志时,惆怅但又不放弃理想、希望的心态。或许是心有戚戚,明代的陈洪绶遂在其 「画隐居十六观册」〈现藏本院〉中安排了「晨饮」这个主题。图中东坡先生坐在木根 椅中,手持的正是一只与此件展品相似的荷叶杯。在此,荷叶杯具有文人不向恶劣环境屈服的象征意义。
  • 清/玉罗汉山子——清代苏州、扬州等商业大城中的达官贵人,喜好收购玉器。究 其缘由,固然有个人喜好或附庸风雅的因素存在,但也常常是为了要入贡,以讨好爱玉 的皇帝。由乾隆晚期的御制诗可知,当时民间玉作坊的「新样」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 「玉图」的盛行。所谓「玉图」,从字面上就可以了解它和绘画有所关联。这类玉器大 多是插屏、笔筒或山子的形式,通常选择山水名胜或文人掌故为主题,呈现一种较为清 静雅致的韵味。由于「玉图」获得皇帝的认同,以致几件大形玉山子制作时,皆有宫廷 画家特别参与绘制蓝图。玉在当时成为一种统合性的艺术媒介。
  • 清/翠玉白菜——以一块半白半绿的翠玉为原材,运用玉料自然的色泽分布,琢碾出一 棵鲜活欲滴、叶片上还停留了两只螽斯的白菜。此件翠玉白菜原是永和宫的陈设器,永 和宫为清末瑾妃所居之宫殿,据说翠玉白菜即为其随嫁的嫁妆。白菜寓意清白;象征新 嫁娘的纯洁,螽斯则象征多产;祈愿新妇能子孙众多。自然色泽、人为形制、象征意念 ,三者搭配和谐,遂成就出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