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青铜器

时间: 2010-03-27 00:04    来源:网络    点击:

查看原图

商朝青铜器
  • 西周早期的青铜器成王方鼎为传世品(见图)。器通高28.5厘米,口长18.1厘米。浅腹柱足式。器口沿为方唇折沿,两窄沿上分别饰有立耳,立耳分别雕塑成伏砒状。器主体为长方槽形,腹浅,内壁上饰有铭文“成王尊”三字。腹下有四柱足,柱足细而长。 腹部沿下饰有鸟纹带,下饰乳钉纹框,五行排列,上两行中部空缺,中填有直纹,下三行齐整。中间饰有扉棱将乳钉分隔开。器腹四面与四角各饰扉棱,八道扉棱形成四方对称。足上部饰有卷角兽面及短扉棱,下饰有一道弦纹。   铭文“成王尊”并非为西周时成王所制作,按西周金文之惯例,此应为祭祀成王之器,大概铸于周康王时期。
  • 德方鼎是一件铸造于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纪)的青铜器。早期的方鼎造型更趋浅腹,足部变得细长, 德方鼎是这一时期的典型。在它的腹内底部铸有铭文,鼎的铭文相当重要,共5行24字,记在成周洛邑祭祀武王,贵族德参与其事,受到成王赏赐,作器以记之。   德方鼎是青铜器中的饪食器,铸于西周成王年间,它通高24.4厘米,口纵14.2厘米,口横18 厘米,在口沿的两边,此器有两只立耳,折沿浅腹、柱足细长。德方鼎的腹饰为兽面纹,两侧的龙形纹以细雷纹为底,足上端饰牛首纹,纹饰十分清晰规整,是一件不可多得的青铜宝尊彝,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 西周成王时期。清朝道光、咸丰年间于山东梁山出土。鼎高57.8厘米,折唇,浅腹,平底;口立双竖耳,耳上有相峙的双龙;耳外侧和龙身上饰鳞纹,腹部饰兽面纹和三角纹,四角出脊棱;四足细长,以圆盘分为上下两节,上节装饰兽头,并有脊棱和二道弦纹,下节仅饰三道弦纹。腹内壁有“太保铸”铭文。太保为周初的辅佐重臣,曾封于召,为召公,助武王克商,参与平灭武庚、管、蔡之乱。周建国后封于北燕,历仕武、成、康三世。此器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现藏于天津市艺术博物馆。
  • 兽面勾连雷纹鼎,现藏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通高85厘米,口径63厘米 西周早期。 1973年陕西长安新旺村出土,立耳圆腹,口下饰内卷角兽面,腹纹勾连雷纹,柱足饰浮雕兽面。此鼎形制特大,文饰繁复精美,应是宗庙重器。
  • 牛鼎:西周早期,圆腹立耳,柱足,体饰三组兽面,细雷纹垫底,足饰浮雕兽面,盖钮和双耳饰兽头,新奇罕见,器盖对铭
  • 乳钉龙纹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