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宗教文化与神话(2)

时间: 2010-03-23 00:14    来源:中国论文网    田若虹     点击:

三 

祖先崇拜,古代神话中反映了重血统观念的倾向,形成一个个以自己祖先为中心的后裔圈,始祖神与天神合二而一。至西周,周人对殷人的帝子观念加以改造,创造出天命观,将大部分干预现实生活的远古神圣们逐出神坛,代之以天德,将道统融入血统观念,形成了近人事而远鬼神的文化意识。春秋至战国的禅让说,将远古神话传说中的神话英雄变成了人间帝王,不可改造的神怪纷纷被淘汰,直接导致了神话化。降至战国,学者们对神话进一步整合,形成了黄帝、颛臾、帝筶、尧、舜这一五帝系统。

祖先崇拜是基于早期人类灵魂不灭和图腾崇拜意识产生的一种形式。这种崇拜把人的心理寄托从对象世界转向人类自己。一方面,人类崇拜自己的先辈,另一方面,人类开始产生崇拜自己的心理。由于早期人类的生存力极其低下,他们不仅无法与、动物加以区别,还常常以他们为寄托。更由于某些神秘的虚幻意识的支配,把一些动植物与自己的血统、宗族乃至于祖先联系起来,把他们作为自己族的图腾、宗教。神话的形象也开始由动物向半人半兽,进而向人类自身过渡。祖先的形象开始成为人们的图腾崇拜对象。

灵魂不灭是祖先崇拜心理的精神支柱。早期人类认为,任何事物都是有生命的,而且在各种生命之中都有其灵魂支配着,这种灵魂是不灭的,永恒的,尤其是在远古的时代,人们还不了解自己身体的构造,将梦中景象的影响视为:他们的思维和感觉不是他们身体的活动,而是一种独特的、寓于人身体之中而在死亡时就离开人的身体的灵魂的活动。这种臆想,就产生了灵魂不灭的观念。灵魂不灭的意识,直接作用于人的现实世界,使人们对本族的祖先产生敬仰和崇拜的心理。久之,祖先崇拜就逐步形成了。

中国古代关于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关于女娲的神话,关于羿、尧、舜、禹等的神话,皆反映这种英雄崇拜与祖先崇拜的观念。盘古开辟神话是我国流传得非常广泛的一种神话。其最早见于三国时吴人徐整所撰的 《三五历记》及《五运历年记》两书。它包括了两部分的内容:一为盘古出世与天地的形成;一为垂死化身与万物之起源。前者载《三五历记》,原书已佚。据《太平御览》引文曰: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后者见于《五运历年记》,原书亦佚。据《绛史》引文曰:

元七濛鸿,萌芽兹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启阴感阳,分布元气,乃孕中和,是为人也。首生盘古,垂死化生,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目,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理,肌肉为田土,发龇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金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牛氓。

创世纪神话是古代人民所普遍流传的一种宗教观念。据传,传说中的女娲有七十般变化《淮南子·说林》曰:

黄帝生阴阳,上骈生耳目,桑林生臂手,此女娲所以七十化也。

《山海经·大荒西经》则曰:

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

以上创世纪的不同说法中,我们亦可窥见神话演变的脉络。

又如表现古代民族英雄之类的英雄神话《山海经·大荒东经》记曰:

有谷曰温源谷。汤谷上有扶木,翌日方至,一日方出,皆戴于乌。

太阳之凶狠、毒辣更突出了射日英雄羿的大无畏精神。《天问》王注引古本《淮南子》记曰:羿仰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鸟皆死,墜其羽翼故留其一日也。

据说落地的九个太阳,变成了九个热泉:香冷泉、伴山泉、温泉、东合泉、横山泉、孝安泉、广汾泉、汤泉、瞿垢泉。(《西游记》72回)羿射日除旱,表达了先民对英雄的崇拜心理,它是上古人民与自然灾害拼搏的一部精略而形象的历史。同时,羿也因此而被尊称为“宗布”:

羿除天下之害,死而为宗布。(《淮南子·氾论训》)

翻开保存原始神话最丰富的《山海经》,我们在“海经”与“荒经”中,仿佛看到了一部古老神系家谱的档案,它记录着一条条血统相传的部族史:

帝俊生禺号,禺号生淫梁,淫梁生番禹,番禹生奚仲,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为车。(《海内经》)

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沃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颠,是复土壤,以出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壹鸣,壹鸣生岁十有二,洪水滔天。(《海内经》)

黄帝娶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擢首谨耳,人面豸喙,麟身渠股,豚止。娶淖子曰阿女,生帝颛臾。(《海内经》)

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牧,是为犬戎,肉食。(《大荒北经》)

帝舜生戏,戏生瑶民。(《大荒东经》)

因为这种血统观念,使原始神话中始祖神也兼有天神身份,所以帝俊、黄帝、炎帝等既是 天神,也是始祖神。这种以血统观念为核心的“根”的意识深深地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之中,它不仅影响着三千多年的史观文化,也影响着传统观念和宗法制度。

又如关于禹的神话,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巨树中,禹的名字及影响恰如树基,不仅形成了自己的神话传说,而且从某一方面代表了华夏民族的文化创造成就和艰苦的形成历程,成为民族精神的化身。先秦古籍《尚书》、《诗经》、《左传》、《国语》、《论语》、《墨子》、《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都记载了这位古代“圣人”的无以伦比的功绩的神话传说。

大禹治水,是禹全部神话中最著名的一部分。《韩非子·五蠹》:“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臿以为民先,股无胈,脛不生毛,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也”。《墨子》:昔者禹之堙洪水……亲自操藁铼而九杂天下之川。股无胈,脛无毛,沐甚雨,节疾风。《淮南子·氾论训》:“禹劳天下而死为社”。禹的形象构成,已完全不同于动物的神异与超人的特异。代之而起的是人的奋斗。献身与拼搏精神。禹是中华民族吃苦耐劳优良作风的体现。这其中突出的不是禹的“神”,而是禹的“劳”。从虚幻地表现人的文化成果到直接歌颂人的文化过程,说明了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增强和由此带来的信心与热情。它表明人类在改变物质生活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由此可见,禹的神话和传说应该是民族文化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产物。

中国帝系神话中始终贯穿着善恶评价,给人以明晰可感的伦理教训。黄帝被写成善的化身,“养性爱民,不好战伐。”代表着正义。他的同母异父兄弟炎帝却违背民意,多行无道,黄帝兴兵讨伐炎帝,大战于氾泉之野,经过三场激战将其诛灭。炎帝被杀后,其后裔蚩尤起兵复仇,黄帝与他九战不胜,乃请人首鸟身的玄鸟,得知战法,后几经周旋,打得惊心动魄,才将他除掉。再后,黄帝又击败为炎帝和蚩尤报仇的夸父、刑天和共工。这些记载昭示人们,黄帝是善良和正义的象征,一切与他为敌的势力都注定失败。因为善良必战胜邪恶、正义必战胜不义。黄帝以及颛臾、帝筶、尧、舜、禹既被写成明君圣王和道德楷模,便清心寡欲,很少有婚恋逸事。史籍偶尔述及禹娶妻,还是为了颂扬他们的卓越人格:直到三十岁时,他因惟恐触犯“三十而娶”的古制才娶涂山氏女,但为了“不以私害公”,婚后仅四天就“复往治水”,后来又“三过其门而不入”。 

数据统计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浩学历史网的立场,也不代表浩学历史网的价值判断。

历史人物

更多>>

  • 和熹邓皇后

    和熹邓皇后 -------------------------------------------------...

  • 明宗

    历史 (1329.1-1329.8)在位,在位8月明宗,名和世,元武宗长子。...

  • 商纣

    商纣王(商纣)子寿 在位52年 商纣,姓子名辛,一名受,古音受,纣...

  • 李白

    李白 (701762年),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四川江油人,唐代...

  • (一) 舜帝,姓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号有虞氏,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