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人口的历史迁移

时间: 2010-03-07 22:57    来源:中国全史    浩学历史网整理     点击:
早在商王朝时期,为了防御其他氏族部落的侵袭和自然灾害的威胁,先祖们曾几次迁都,最后在河南安阳附近稳定下来。因此,人口分布主要在黄河中下游。到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绝大多数地区依旧是地广人稀,直到西汉末年,人口分布的主要位置仍在黄河中下游一带。
西汉后期,战争连年不断,社会急剧动荡,造成了部分北方人南迁,使黄河流域的人口由占全国 80%下降到了60%,形成了历史上的第一次人口大迁移。
到唐王朝以后,由于 “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中原地区连遭战乱,千里萧条。与此同时,长江以南的经济却相对繁荣,生活也较为安定。因此,首次出现了南方人口超过北方人口的现象,全国人口的中心逐渐向南转移。
北宋末年金人南下,战火频起,加上严重的自然灾害,使北方地区的社会经济遭受了严重的破坏,人口大量死亡。大批的难民向长江流域一带逃亡,形成了历史上的第二次人口大迁移。
明、清以后,长江流域的人口逐步增加,资本主义的入侵和经济发展以及民国以后的政治中心南移,进一步使人口相对地集中到南方,形成了今天这样一个南多北少的人口布局。
解放以来,尽管我们本着缩小各地区生产力之间的不平衡,为解决人口和经济这两方面的全国性不平衡做了积极努力,进行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但终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沿海和内地改革步伐快于边远地区。抱着提高经济收入等愿望,许多人向经济活跃地区靠拢。这样一来,使本来就不平均的人口分布更趋于不平衡。
另外,据有关部门研究,我国人口分布重心的位置如下:
1982年6月,东经113056′30″,北纬 32027′20″。1987年12月,东经 113056′20″,北纬32°24′30″。
在上述 5年半内,人口重心向西南偏南方向移动了大约5.3公里,人口重心南移的原因有:
1、广东、海南、广西、福建、云南五省区因出生率高居不下,使人口增长速度大大超过全国平均数。
2、东北、华北大部分地区人口增长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数,而且人口由净迁入转为净迁出。
3、西北地区的人口出生率虽仍高于全国平均数,但差距比过去缩小。
4、四川人口的低速增长,和上海、江苏人口发展速度的加快,缓解了人口重心的西移。
随着沿陆疆开放,中国大陆人口重心偏向东南的倾斜形势或可得到某些缓解。
数据统计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浩学历史网的立场,也不代表浩学历史网的价值判断。

历史人物

更多>>

  • 和熹邓皇后

    和熹邓皇后 -------------------------------------------------...

  • 明宗

    历史 (1329.1-1329.8)在位,在位8月明宗,名和世,元武宗长子。...

  • 商纣

    商纣王(商纣)子寿 在位52年 商纣,姓子名辛,一名受,古音受,纣...

  • 李白

    李白 (701762年),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四川江油人,唐代...

  • (一) 舜帝,姓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号有虞氏,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