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服上的战争

时间: 2009-10-21 14:43    来源:香港文汇报    赵坚     点击:
  和服是日本的传统服装,尤其是其女装,穿在娇小玲珑的东方女性身上,最大限度地衬托出温柔之美。根据文物考古,绳文时代(公元前14000年至公元前400年)和弥生时代(公元前400年至公元250年)的日本人大抵穿一种直筒装,《魏志倭人传》中,称其为“贯头服”。这种起源于狩猎采集时代的服装,是以植物的枝叶和动物的毛皮编成,中间开一孔,从头颈套入,再从两麀各开一孔,伸出双臂,腰间束一带,男装长及胯部,女装则及地,或分上衣下裳,逐渐由御寒遮羞发展到装饰观赏。   古坟时代(公元300年至600年)起,日本人向往华夏的文物制度,中国的服饰也开始在日本流传,有“吴服”和“唐衣”等称呼。日本人统称其服装为“物”,即“穿之物”,沿用至明治时代,其时洋服开始盛行,便将传统服装称为“和服”,和“洋服”颉颃相对。   文化“符号”和“载体”   “和服”的名称虽然起于晚近,而“和服”的历史,如从官定的“唐衣”算起,至少也有一千四百余年了。和服与盛唐服饰,虽有渊源关系,但经过漫长的发展,早已成为日本的民族传统服饰了。和服就像樱花和富士山一样,成为日本的象征符号了。今年3月下旬在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的“樱花园”里,传出一件新闻,轰动全国,远播东瀛。报道说有一对穿和服的母女,和一友人来“樱花园”赏樱,正作势摄影间,突然半路杀出“程咬金”,一位武大学子,跳将出来向母女咆哮:“不要穿和服在武大拍照!”(得知母女不是日本人)、“穿和服的日本人滚出去!”(明知其不是日本人)招来一批校园内学子的附和,加入围攻,据说母女俩赧颜羞愧,落荒而逃。正如网上很多理智的读者所公正指出的那样,这些学子的举动过于狭隘,将“爱国”的高尚情绪宣泄为作秀的“行为艺术”,并不值得鼓励。不过,鉴于中日两国的历史恩怨,“恨屋及乌”,情绪上不难理解。   服饰作为文化符号和文化载体,确实蕴含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大信息,其变化往往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和嬗替。作为民族服装的和服,在日本近现代史上,曾经长时间裹带滚滚硝烟,见证“军国主义”风潮在岛国的汹涌。和服在明治时代“成名”,也从明治时代开始加速其成为文化符号、尤其是文化载体的进程。作为载体,和服的“图柄”和“纹样”(装饰图案)记载了近代日本所经历的战争。让我们暂时撇开历史文献,换一个角度,从和服上看看日本的战争和战争中的日本。   战火延烧和服   日本“军国主义”崛起于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的两场战争,第一场是1894至95年的“日清战争”(即中日甲午战争),第二场是1905年的“日俄战争”。明治维新以来急速近代化的日本,接连打败一直仰为文化“上国”的中国和西方列强之一的俄国,以军事力量,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和服“图柄”从奈良平安时代以来,一直以动植吉祥物及其纹饰为主流,尤其是华族和富庶阶层的女装,以“绚烂华丽”作为其主色调。明治时代绢丝生产产业化,印染技术也大幅提高,穿和服普及化,而和服图案也呈多样化,并且开始反映社会生活的主题。当对外战争成为日本强国的主要途径时,战争题材就开始进入和服的图案。明治政府的策士们认为不光要打赢战争,还要在民意的支持下发动和进行战争。在大众媒体尚未成形的年代,和服图案当然就成了这种民意诉求的最佳媒体了。
数据统计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浩学历史网的立场,也不代表浩学历史网的价值判断。

历史人物

更多>>

  • 和熹邓皇后

    和熹邓皇后 -------------------------------------------------...

  • 明宗

    历史 (1329.1-1329.8)在位,在位8月明宗,名和世,元武宗长子。...

  • 商纣

    商纣王(商纣)子寿 在位52年 商纣,姓子名辛,一名受,古音受,纣...

  • 李白

    李白 (701762年),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四川江油人,唐代...

  • (一) 舜帝,姓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号有虞氏,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