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暴政背后

时间: 2011-08-08 10:53    来源:         点击:
style="text-align: justify">核心提示:所谓秦朝暴政的背后 反映的是管理者缺乏自信 企图简单粗暴了事的心态。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yle="text-align: justify">本文摘自《广州日报》2011年4月27日B06版,作者:刘黎平,原题:《秦朝亡于管理制度滞后》 style="text-align: justify">无论是正面还是反面,秦帝国都是一个奇迹。正面,它留下了中国最长久最实用的管理遗产:郡县制。朝代像走马灯一样换,共和制取代君主制,但郡县制牢牢地树立在我们的管理制度里,丝毫不动。反面,它留下了中国最深远的管理悲剧:短短15年,它就被推进了历史的焚化炉,化成一缕并不光彩的黑烟,消逝。不像汉、唐这些王朝,会在历史的地平线上留下“夕阳无限好”的惋惜和感叹。 它以管理著称,以管理取胜,最后却因管理而失败。 贾谊的《过秦论》对这种管理悲喜剧作了个总结:“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仁义”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管理?秦朝为什么没有采取这种管理模式? 曾经的管理神话:打造过一个纯法制王国 两千多年前的中国西北,就有过一个比较理想的纯法制国家:秦。 证据:来自一份考察报告,报告名称为《荀子 强国篇》。 考察者:儒家人物荀子教授,考察时间不详,但可以定位在战国末期。 考察过程描述:歌厅里没有靡靡之音,大街上没有奇装异服,老百姓很顺从管理层,而管理层“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进入首都,观察京官们朝九晚五干些啥:早上出家门去上班,下午出办公室回家,其间没有一个在网上炒股聊天的,也没有一个半路跑出去喝茶泡吧的,大家规规矩矩上班。“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办事效率如何呢?处理政事听取诉讼等活动,没有任何延滞拖沓的:“百事不留”,部门之间不踢皮球,监狱里没有收押超期的嫌犯。 考察评语1:治之至也。也就是说达到了管理的最高境界。 考察评语2:民有古风,官有公心。最重要的是“公心”,以公为心,就是以国家法令规章为心,不以私人利益为心。 依法唱歌,依法穿衣,依法上班,依法办事,这是一个法制典范。
数据统计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浩学历史网的立场,也不代表浩学历史网的价值判断。

历史人物

更多>>

  • 和熹邓皇后

    和熹邓皇后 -------------------------------------------------...

  • 明宗

    历史 (1329.1-1329.8)在位,在位8月明宗,名和世,元武宗长子。...

  • 商纣

    商纣王(商纣)子寿 在位52年 商纣,姓子名辛,一名受,古音受,纣...

  • 李白

    李白 (701762年),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四川江油人,唐代...

  • (一) 舜帝,姓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号有虞氏,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