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425年 改定科举名额

时间: 2009-09-06 10:02    来源:         点击:
    明洪熙元年(1425),朝廷更定科举名额。洪武初年时,科举取士是有定额的。但不久即取消了限制。明仁宗时,朝廷决定重新规定取士名额,阁臣杨士奇奏请分南北取士。洪熙元年(1425),仁宗皇帝正式议定各省乡试取士名额。其中如南京国子监及南直隶共80人,北京国子监及北直隶50人,会试取士不过百人,南方人占3/5,北人占2/5。凡通古博今,端重沉静,年龄在25岁以上者可以应试。此规定尚未实行,仁宗即驾崩。宣宗登基后,诏颁天下,要求各省仍按此规定执行。
设内书堂,宦官通文墨
    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为防宦官之患,严禁太监识字。后来虽设内官监典簿和尚宝监,分管文籍和王室图书,但其内官都仅识字但不明文义。到永乐时,朝廷开始令教官进宫教授宦官。宣德年间,朝廷正式在宫内设立内书堂,教宦官读书写字。任命刑部主事刘翀为翰林修撰,负责教习,选宫内年纪十岁上下的宦官就读其中,后来就读人数增至四五百人。刘翀之后,大学士陈山、修撰朱祚都先后担任教习之职。于是,由翰林官四人教习已习以为常,并形成为制度。内书堂的设立,使宦官开始通晓文墨,司礼、掌印及秉笔太监都开始有机会参与政事。每日上奏文书,除御笔亲批几本外,其余的都由秉笔太监遵照阁臣票拟字样,用硃笔代批。从而使宦官有机会与外廷交接往来,内外勾结,加速了宦官之祸。此后的宦官专权,乃至明朝的灭亡,都与设置内书堂有一定关系。
数据统计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浩学历史网的立场,也不代表浩学历史网的价值判断。

历史人物

更多>>

  • 和熹邓皇后

    和熹邓皇后 -------------------------------------------------...

  • 明宗

    历史 (1329.1-1329.8)在位,在位8月明宗,名和世,元武宗长子。...

  • 商纣

    商纣王(商纣)子寿 在位52年 商纣,姓子名辛,一名受,古音受,纣...

  • 李白

    李白 (701762年),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四川江油人,唐代...

  • (一) 舜帝,姓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号有虞氏,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