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在历代中的地位与变化

时间: 2011-05-29 11:26    来源:《文史天地》2009年第6期    林仕谋     点击:
  宦官是专制制度的特殊产物,历经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在世界上延续了数千年。在我国,大体可以肯定在商朝时就有了宦官,直到二十世纪,随着帝王制度的消灭才消灭。因而,宦官这种特殊产物也就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历代皇朝中,皇帝要保住帝位维持统治,必然要与外戚发生矛盾,产生斗争,这样必然要寻求支持。没有外力支持的皇帝,皇权就会旁落外戚。皇帝想得到外力的支持,有两种方法,一是跟士大夫结合,一是跟宦官结合。但跟士大夫结合的可能性很少,这是因为皇帝与他们平常太过疏远,而且也不知道谁是攀附外戚的走狗。唯一的一条路只有依靠宦官,别无其他选择。于是,历代皇朝的宦官政权便应运而生,有时宦官机构还十分发达,历史上宦官时代还出现过三次颠峰时期,有的宦官还是举足轻重的人物,有的甚至能爬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位。本文仅撷取部分宦官在历代中的地位及其变化,作挂一漏万的简述,以供参考。
周代首创内廷机构
  宦官是内廷的仆役,凡皇帝、皇后、妃嫔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服务都由宦官提供。内廷门禁森严,守护内殿各门也是宦官的重要职责。后宫则是以女御充之,宦者守之。当然,皇家这个国、家合一的家庭所需要的服务要比豪门富室多得多,宦官的职责也就分化出许多,因此便产生了内廷服务机构,即宦官机构,宦官又叫内官。
  内廷机构,西周时有宫正、宫伯,掌管王宫事务;宫人,掌管寝宫事务;内宰,管理王宫内的政令;阍人,负责守护宫门;寺人,管理后宫女子。
  战国时出现了宦者令,赵国的宦者令是缪贤,蔺相如最初是缪贤的舍人,后来被缪贤推荐给赵王。
汉代的宦官机制和地位
  据《汉书·佞幸列传》所载,西汉时候,皇帝身边有一侍中,一中常侍。因宦者石显得志,元帝时设立中书令的职位,负责文书诏令的颁布实施。黄门侍郎设为一人,负责上递下传奏章。黄门是指掖庭的小门,黄门侍郎之下设有黄门、小黄门。太后住在长秋宫,由大长秋领导该宫中的宦官,大长秋一职,由士人或宫人担任。秦时的永巷令到了西汉便成了掖庭令。内者负责掌管内库出纳。
  东汉,宦官中的中常侍职位最高,在皇帝面前随时准备“顾问应对”,出入禁宫,负责赞导内廷众事。中常侍设4人,后来增加到10人。确切地说,自邓太后临朝听政以后,东汉由于事实上的需要和便利,规定宦官必须为阉人。除中常侍以外,设立的宦官职位包括:大长秋,管理皇后宫内事务,下属有内者三人,担任章奏传递。黄门侍郎,沟通内外信息。小黄门,在太后身边服务,负责整理文书和太后与皇帝之间的联络,另外接受临时分派的任务。例如,诸公及太妃有疾病,小黄门可作太后派去的使者探问。黄门还设有中黄门,中黄门冗从仆射。中宫仆令,管理车舆杂畜,出门时担任车马导从;掖庭令,掌管后宫贵人,采女(即选宫女)之事;其下属设宫暴室令,负责管理暴室内的妇女,送来暴室的人主要有患病的宫女和犯罪的皇后、贵人,在宫中服劳役的婢女则归永巷令管;御府令的主要职责事务是指挥宫婢制作、清洗宫中的衣物。宫中若有织室的活,便要设置织室丞,而钩盾令则负责皇家的花草树木及苑囿管理,东汉第一位著名的宦官郑众就是出身于钩盾令。
  从东汉的和帝开始,大多数是少年或孩童即帝位,以至于为母后掌权,朝政为外戚所把持。汉和帝即位时年仅10岁,外戚窦宪掌权,顺者昌,逆者亡。群臣因皇帝年幼,也只能叹息流涕,眼见外戚掌权而无能为力。外戚与宦官之间的斗争,宦官获胜的机会较多。汉第十二任皇帝刘宏比他的前任刘志更依靠宦官,他曾指着两名恶名昭彰的宦官说:“张让是我父,赵忠是我母。”和帝自太子之时,宦官郑众便伴其左右,因同和帝从小一起长大,所以皇帝视之为心腹。永平四年,皇帝年仅十五,窦宪欲图谋不轨被和帝察觉,遂与郑众商议出一套对策。和帝先是下诏调开窦宪控制的禁卫军,接着令其入宫,将宫门紧闭。宦官们等窦宪入宫之后,向其宣读皇帝诏令,将其印、绶收缴,令其回到封地。然后等窦宪到了封地之后,和帝便下令杀之。事成之后,郑众升为大长秋,和帝更是敬之,时常与他谈论政事,岂料自此始创了宦官用权之先例。十载之后,和帝念其功绩深厚,封其为巢乡侯,亦开了宦官封侯之先例。
数据统计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浩学历史网的立场,也不代表浩学历史网的价值判断。

历史人物

更多>>

  • 和熹邓皇后

    和熹邓皇后 -------------------------------------------------...

  • 明宗

    历史 (1329.1-1329.8)在位,在位8月明宗,名和世,元武宗长子。...

  • 商纣

    商纣王(商纣)子寿 在位52年 商纣,姓子名辛,一名受,古音受,纣...

  • 李白

    李白 (701762年),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四川江油人,唐代...

  • (一) 舜帝,姓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号有虞氏,故称...